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蔡伸《長相思·村姑兒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長相思·村姑兒》原文
《長相思·村姑兒》
蔡伸 村姑兒,紅袖衣,初發黃梅插秧時,雙雙女伴隨。 長歌詩,短歌詩,歌里真情恨別離,休言伊不知。 《長相思·村姑兒》譯文
年輕的村姑身穿紅衣,在梅子黃時,三三兩兩結伴而行,下地插秧。
一路上,唱著長歌和短歌,唱出她們的真情,唱出了心中的怨恨別離,別說這一片心意他不知。
《長相思·村姑兒》的注釋
長相思:詞牌名
初發黃梅:指梅子黃時。梅樹早春開花,梅子立夏后熟,梅子黃時正是插秧時節。
歌詩:即歌曲,比喻以歌詞唱別情。
休言:不要說。
伊:他,指村女的情人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用平常口語描寫閨情的詞。上片寫村姑們的穿著和黃梅時節結伴插秧的情景。身著紅袖衣,成雙成對的姑娘結伴插秧的場面,不難使人想見那勞動中有說有笑的快樂。這不僅反映出地方的風俗人情,也顯示了她們的美麗、活潑、多情。特別是“雙雙女伴隨”一句,既寫出她們的互助友愛精神和女性的心理特征,而且渲染出一種親熱、熱鬧的氣氛,表達出村姑們那種淳樸真摯的感情。 作者簡介 蔡伸(1088—1156)字伸道,號友古居士,莆田(今屬福建)人,蔡襄孫。政和五年(1115)進士。宣和年間,出知濰州北海縣、通判徐州。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,伸間道謁軍門,留置幕府。南渡后,通判真州,除知滁州。秦檜當國,以趙鼎黨被罷,主管臺州崇道觀。紹興九年(1139),起知徐州,改知德安府。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,提舉崇道觀。紹興二十六年卒,年六十九。《宋史翼》有傳。伸少有文名,擅書法,得祖襄筆意。工詞,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,屢有酬贈。有《友古居士詞》一卷。 存詞175首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白居易《秋雨夜眠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蔣捷《昭君怨·擔子挑春雖小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曹雪芹《五美吟·虞姬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溫庭筠《女冠子·含嬌含笑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韓愈《柳州羅池廟碑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