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左思《嬌女詩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嬌女詩》原文
《嬌女詩》
左思 吾家有嬌女,皎皎頗白皙。 小字為紈素,口齒自清歷。 鬢發覆廣額,雙耳似連璧。 明朝弄梳臺,黛眉類掃跡。 濃朱衍丹唇,黃吻爛漫赤。 嬌語若連瑣,忿速乃明集。 握筆利彤管,篆刻未期益。 執書愛綈素,誦習矜所獲。 其姊字惠芳,面目粲如畫。 輕妝喜樓邊,臨鏡忘紡績。 舉觶擬京兆,立的成復易。 玩弄眉頰間,劇兼機杼役。 從容好趙舞,延袖象飛翮。 上下弦柱際,文史輒卷襞。 顧眄屏風畫,如見已指摘。 丹青日塵暗,明義為隱賾。 馳騖翔園林,果下皆生摘。 紅葩綴紫蒂,萍實驟柢擲。 貪華風雨中,眒忽數百適。 務躡霜雪戲,重綦常累積。 并心注肴饌,端坐理盤鬲。 翰墨戢閑案,相與數離逖。 動為壚鉦屈,屐履任之適。 止為荼荈據,吹噓對鼎立。 脂膩漫白袖,煙熏染阿錫。 衣被皆重地,難與沉水碧。 任其孺子意,羞受長者責。 瞥聞當與杖,掩淚俱向壁。 《嬌女詩》譯文
我家有嬌女,小媛和大芳。
小媛叫紈素,笑臉很陽光。
皮膚很白凈,口齒更伶俐。
頭發遮寬額,兩耳似白玉。
早到梳妝臺,畫眉像掃地。
口紅染雙唇,滿嘴淋漓赤。
說話嬌滴滴,如同連珠炮。
愛耍小性子,一急腳發跳。
執筆愛紅管,寫字莫指望。
玩書愛白絹,讀書非所愿。
略識幾個字,氣焰沖霄漢。
她姐字惠芳,面目美如畫。
喜穿輕淡裝,樓邊常溜達。
照鏡就著迷,總是忘織布。
舉筆學張敞,點朱老反復。
涂抹眉嘴間,更比織布累。
從容跳趙舞,展袖飛鳥翅。
奏樂調弦時,書籍靠邊去。
粗看屏風畫,不懂敢批評。
畫為灰塵蝕,真義已難明。
追逐園林里,亂摘未熟果。
紅花連紫蒂,萍實拋擲多。
貪花風雨中,跑去看不停。
為踩霜雪耍,鞋帶捆數重。
專心關注著做菜,鄭重其事的擺弄盤子。
筆墨收起了,很久不動用。
一聽撥浪鼓,拖鞋往外沖。
為使湯快滾,對鍋把火吹。
白袖被油污,衣服染成黑。
衣被都很厚,臟了真難洗。
長期被嬌慣,心氣比天高。
聽說要挨打,對墻淚滔滔。
《嬌女詩》的注釋
嬌女:據《左棻墓志》記載,左思有兩個女兒,長名芳,次名媛。這里的嬌女,即左芳及左媛。
皎皎:光彩的樣子。白晳:面皮白凈。
小字:即乳名。左媛,字紈素。
清歷:清楚歷落。
廣額:寬廣的額頭。晉時女子習尚廣額。邰希莞眉。
連壁:即雙璧,形容雙耳的白潤。這兩句是說鬢發覆蓋著廣額,雙耳象一對玉壁那樣圓潤。
明朝:猶清早。
黛:畫眉膏,墨綠色。類掃跡:像掃帚掃的似的。形容天真瀾漫,隨意涂抹。這兩句是說自己早晨在梳妝臺前畫眉,把眉毛畫得象掃帚掃的一樣。
濃朱:即口紅。衍:漫,染。丹唇:即朱唇。
黃吻:即黃口,本指小孩,這里指小孩的嘴唇。吻:唇兩邊。瀾漫:淋漓的樣子。這兩句是說把口紅涂的不但沒有規則而且超過嘴唇范圍,顏色也過濃。
連瑣:滔滔不絕。
忿速:惱急。忄畫(huò):乖戾。明:明晰干脆。這兩句是說撒嬌時話語滔滔不絕,惱怒時便暴跳如雷。
握筆:執筆。利:貪愛。在這里是以什么為好的意思,就是說紈素抓筆雖然專挑貴重的彤管筆,寫字卻像畫篆字一樣隨意畫圈,不過是一種無心的模仿,根本就沒有把字寫好的意愿。彤管:紅漆管的筆。古代史官所用。
篆刻:指寫字。益:進步。這兩句是說紈索喜歡用好筆寫字,但不能期望有所長進,因為她寫字不過是游戲。
綈(tí):厚絹,粗厚平光的絲織品,用來做書的封面。素:白絹,所以書寫。
矜:自夸。就是喜歡拿最好的絹本書看,稍微懂一點就會引以為傲。這兩句是說紈素是由于喜愛綈素才翻書,一有所得便向人夸耀。以上寫紈素。
惠芳:左芳,字惠芳,是紈素之姊。(見《左棻墓志》)
粲:美好的樣子。如畫:美如畫。
輕妝:談妝。
紡績:紡紗織布,續麻為縷叫績。這兩句是說淡妝只喜歡臨近樓邊,光顧照鏡子竟忘了紡績。
觶(zhì):疑當作觚,是一種寫字用的筆。京兆:指張敞。張敞在漢宣帝時做京兆尹,曾為妻畫眉,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。擬京兆:模仿張敞畫眉。
的:古時女子面額的裝飾,用朱色點成。成復易:點額屢成屢改。這兩句是說惠芳握筆模仿張敞的樣子畫眉,學著點的,點成了涂了重點。
頰:嘴巴。
劇:疾速。兼:倍。機抒:紡織機。這兩句是說化妝時的緊張情況,倍于紡績工作。
趙舞:古代趙國的舞蹈。
延袖:展袖。翮:鳥羽的莖,今所謂翎管。飛翮:飛翔的鳥翼。這兩句是說她喜好舒緩的趙舞,展開兩只長袖象飛翔的鳥翼。
柱:琴瑟上架弦的木柱。
襞(bì):折疊。這兩句是說她又喜好弦樂,當她松緊琴瑟弦軸的時候,便漫不經心地把文史書籍都卷折起來。
屏風畫:屏風上的繪畫。
如見:仿佛看見,看得還不真切。指擿:指點批評。這兩句是說對屏風上的繪畫,還未看清楚就隨便批評。
丹青:指屏風上的畫。塵暗:為塵土所蒙蔽。
明義:明顯的意義。賾(zé):幽深難見。隱賾:隱晦。這兩句是說屏風上的畫,日久為灰塵所蔽,明顯的意義已經隱晦難知了。以上寫惠芳。
騖:亂跑。
果下:指果實下垂。這兩句是說在園林中亂跑,把未成熟的果實都生摘下來。
紅葩:紅花。蒂(出):花和枝莖相連的地方。
萍實:是一種果實,據《孔子家語·致思》記載,楚昭王渡江,見江中有一物,大如斗,園而赤。昭王得到后,派人去問孔子,孔子說:“此萍實也,惟伯者為能獲焉。”《家語》為魏時王肅所偽造,它所說的“萍實”和此詩所詠當為一物。驟:頻繁。抵擲:投擲。這兩句是說她們在萍實未成熟的時候,就連托摘下來,互相投擲玩耍。
華:即花,六朝以前無花字。貪華:喜愛花。
眒(shěn)忽: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鷹犬倏眒。”眒忽當即倏眒之意,疾速也。左思可能用的是當時的俗語。適:往。這兩句是說她們因為喜愛園中的花,風雨中也跑去看幾百次。
躡:踏。
重:復。綦(qí):鞋帶。這兩句是說她們一定要到外面去踏雪游戲,為了防止鞋子脫落,便把鞋上橫七豎八地系了許多絳帶。
并心:疑和惼心或褊心同義。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濟于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惼心之人,不怒。”又《詩經·魏風·葛屨》:“維是褊心,是以為刺。”意思都是狹窄的心腸。肴撰:熟食的魚肉叫肴,酒、牲、脯醢總名叫饌。
槅:同核,是古人燕饗時放在籩里的桃梅之類的果品。這兩句是說她們心腸狹窄地注視著肴饌,端坐在那里貪婪地吃盤中的果品。
戢(jí):收藏。閑:一作函,即書函(盒)。案:即書案(桌)。
離逖:丟掉。這兩句是說她們把筆墨放在匣子里、案頭上,相互之間一丟開就是很多天不動用。
動:輒。鉦(zhèng):《周禮·考工記》:“鳧氏為鐘鼓,上謂之鉦。”注:“鐘腰之上,居鐘體之正處曰鉦。”那末壚鉦,當也指壚腰之正處。屈:挫。
屣(xǐ)履:拖著鞋。《后漢書·崔骃傳》:“憲屣履迎門。”李賢注:“屣履,謂納履曳之而行,言忽遽也。”這兩句是說她們性急,鞋還未穿好,拖著就往外跑,不留神腳往往被壚鉦碰破。
“止為”句:丁福保根據《太平御覽》改為“心為荼荈劇”。按《太平御覽》作“茶荈”,可能即“荼菽”之別寫。荼:苦菜。菽:豆類。這兩種東西大概是古人所煮食的飲料。
劇:急速。鼎:三足兩耳烹飪之器。鑠(钅歷lì):即鬲,空足的鼎,也是烹飪器。這兩句是說她們心中為煎湯不熟而著急,因此對著鼎不停地吹。
阿錫:宋刻本《玉臺新詠》作“阿緆”,錫與緆古字通。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被阿緆”。李善注引張揖曰:“阿,細繒也;緆,細布也。”這里指惠芳、紈素所穿的衣服料子。這句和上句是說因為她們常在壚灶底下吹火,白袖被油點污了,阿緆被煙熏黑了。
衣被:衣服和被子。重地:質地很厚。
水碧:可能是“碧水”的倒文。這兩句是說她們很淘氣,為防止衣被破裂,所以用質地很厚的布做的,因此難于浸水洗濯。
孺子:兒童的通稱。
長者:年長者。這兩句是說因為對她們的孩子脾氣放任慣了,大人稍加督責,她們就引以為恥辱。
瞥:見。當與杖:應當挨打。
向壁:對著墻壁。向,面對。這兩句說她倆聽見大人要打她們,便對著墻壁抹起眼淚來了。以上是紈索、惠芳合寫。
簡短詩意賞析 《嬌女詩》是中國最早吟詠少女情態詩之一。左思以詩人的敏銳和慈父的憐愛,選取了兩個女兒尋常的生活細節,寫出了兩個女兒幼年逗人喜愛的嬌憨,同時也寫出了兩個女兒令人哭笑不得的天真頑劣,展露了幼女無邪無忌的純真天性。 作者簡介 左思(約250~305)字太沖,齊國臨淄(今山東淄博)人。西晉著名文學家,其《三都賦》頗被當時稱頌,造成“洛陽紙貴”。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。晉武帝時,因妹左棻被選入宮,舉家遷居洛陽,任秘書郎。晉惠帝時,依附權貴賈謐,為文人集團“二十四友”的重要成員。永康元年(300年),因賈謐被誅,遂退居宜春里,專心著述。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,不就。太安二年(303年),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,不久病逝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周邦彥《一落索·眉共春山爭秀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晏幾道《南鄉子·淥水帶青潮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納蘭性德《采桑子·彤霞久絕飛瓊字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王維《寄荊州張丞相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蘇軾《蝶戀花·佳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