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《歸國遙·香玉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歸國遙·香玉》原文
《歸國遙·香玉》
《歸國遙·香玉》譯文溫庭筠 香玉,翠鳳寶釵垂簏簌,鈿筐交勝金粟,越羅春水綠。 畫堂照簾殘燭,夢馀更漏促。謝娘無限心曲,曉屏山斷續。
頭上佩戴著香玉,釵上的鳳墜低垂,花鈿輝映金粟。身上的越羅長裙,輕舞著春水般的碧綠。
畫堂殘燭忽明忽暗照在簾幕里,夢醒時只聽得更漏聲聲急。她那相思無限的愁緒,如曉光初映屏上山影,明了又暗,斷了又續。
《歸國遙·香玉》的注釋
歸國遙:詞牌名,又作“歸國謠”。
香玉:泛指頭上精美的首飾。
寶釵、鈿筐、彩勝、金粟,都是首飾的種類。金粟:桂花也稱金粟,因花蕊如金粟點綴枝頭,這里的金粟,是指妝飾品的形象如金粟狀。交勝:彩勝在頭上交錯戴著。簏簌(lùshù):下垂的穗子,流蘇一類的妝飾物。
越羅:古越國(蘇杭一帶)之地所產羅綢,輕薄美觀。
謝娘:泛指美麗的少婦。據《唐音癸簽》載,李太尉德裕有美妾謝秋娘,太尉以華屋貯之,眷之甚??;德裕后鎮浙江,為悼亡妓謝秋娘,用煬帝所作《望江南》詞,撰《謝秋娘曲》。以后,詩詞多用“謝娘”“謝家”“秋娘”泛指妓女、妓館和美妾。又:六朝已有“謝娘”之稱。如《玉臺新詠》中有徐悱婦《摘同心支子寄謝娘因附此詩》,故以“謝娘”為謝秋娘之說,恐非。心曲:內心的深處,后來常指心中的委曲之事或難言之情。這里是傷心的意思。
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以秾麗之筆,描寫一個女子的情態之美及其失望情緒。上片極寫女子之美,下片極寫她的孤寂。作品把美和孤寂聯系起來,造成了一種美而見棄、懷才不遇的不平及怨懟之情。全詞辭藻華麗,風格秾艷,體現了溫庭筠詞的特點。 作者簡介 溫庭筠(約812或說801、824)年—約866或說870、882年)唐代詩人、詞人。本名岐,字飛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縣東南)人。富有天賦,文思敏捷,每入試,押官韻,八叉手而成八韻,所以也有“溫八叉”之稱。然恃才不羈,又好譏刺權貴,多犯忌諱,取憎于時,故屢舉進士不第,長被貶抑,終生不得志。官終國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詩,與李商隱齊名,時稱“溫李”。其詩辭藻華麗,秾艷精致,內容多寫閨情。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,為“花間派”首要詞人,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。在詞史上,與韋莊齊名,并稱“溫韋”。存詞七十余首。后人輯有《溫飛卿集》及《金奩集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李商隱《無題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黃庭堅《贈黔南賈使君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柳永《永遇樂·薰風解慍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溫庭筠《相和歌辭·三洲歌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歐陽修《范仲淹有志于天下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