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年文化,三千年詩韻。詩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流彩華章之美,比如: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短短幾個字就能將讀者帶入意境,那么,你知道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的意思是什么嗎?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出自哪首詩嗎?下面為大家整理了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的出處及賞析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![]() 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什么意思?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,那風吹到草低處,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。 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出處是哪首詩? 此詩句出自南北朝樂府詩《敕勒歌》一詩。全詩如下:
《敕勒歌》
敕勒川,陰山下。 天似穹廬,籠蓋四野。 天蒼蒼,野茫茫。風吹草低見牛羊。 《敕勒歌》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。 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,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。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,那風吹到草低處,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。 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全詩賞析 這首民歌,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,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,境界開闊,音調雄壯,語言明白如話,藝術概括力極強。 “敕勒川,陰山下”,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。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,草原以陰山為背景,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。“天似穹廬,籠蓋四野”,環顧四野,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。“天蒼蒼,野茫茫”,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,草原無邊無際,一片茫茫。 “敕勒川,陰山下”,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,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,無遮無攔,高遠遼闊。這簡潔的六個字,格調雄闊宏放,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。 “天似穹廬,籠蓋四野”,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,極言畫面之壯闊,天野之恢宏。同時,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,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。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,寫大山,寫天空,寫四野,涵蓋上下四方,意境極其闊大恢宏。但是,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,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,沒有什么具體描繪,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。但當讀到末句――“風吹草低見牛羊”的進修,境界便頓然改觀。草原是牧民的家鄉,牛羊的世界,但由于牧草過于豐茂,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里。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,草浪動蕩起伏,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,才有牛羊閃現出來。那黃的牛,白的羊,東一群,西一群,忽隱忽現,到處都是。于是,由靜態轉為動態,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,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,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。因此,人們把這最后一句稱為點晴之筆,對于“吹”、“低”、“見”三個動詞的主動者“風”字,備加欣賞。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,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。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,它質直樸素、意韻真淳。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,淺近明快、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、彪悍豪邁的情懷。 推薦閱讀: 1、“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”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2、“羈鳥戀舊林,池魚思故淵”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3、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意思出處及賞析 4、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的意思出處及全詩賞析 5、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的意思出處及全詩賞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