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萬圣節是幾月幾日?萬圣節(Halloween)一個融合了古老神秘、現代狂歡與甜蜜“搗蛋”的獨特節日。為了讓大家弄清2025年萬圣節是幾月幾號,我們整理了2025年萬圣節的具體時間,同時,也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萬圣節的由來和意義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萬圣節是幾月幾日? 2025年萬圣節具體時間為:2025年10月31日,星期五 公元1世紀初,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“天下圣徒之日” (ALL HALLOWS DAY) 。“HALLOW” 即圣徒之意。居住在愛爾蘭、蘇格蘭、威爾士等地的凱爾特人(CELTS)把這節日向前移了一天,即10月31日。 后來在每年的10月31日,即萬圣節前夜(Halloween或Hallowe'en,“All Hallows' Evening”的縮寫,或稱萬圣夜、諸圣節前夕,均為中文意譯),多指萬圣節(All Hallows' Day 或 All Saints' Day)的之前的那一夜,類似于圣誕夜被稱為“Christmas Eve”,原為愛爾蘭的傳統節日,主要流行于英語使用區,如北美和不列顛群島、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。 萬圣節簡介 萬圣節,在每年的11月1日,是西方的傳統節日;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。在中文里,常常把萬圣節前夜(Halloween)訛譯為萬圣節(All Saints' Day)。 萬圣節的起源 萬圣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的薩溫節,按現代歷法,每年11月1日的時候,是他們新年伊始。那時人們相信,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,借此再生。隨著羅馬帝國的征服,羅馬天主教會將薩溫節與基督教的諸圣節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萬圣節。 ![]() 萬圣節流行地區 萬圣節主要流行于英語世界,如不列顛群島和北美,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。如今一些亞洲國家的年輕一輩也開始傾向于過“洋節”,到了萬圣節前夕,一些大型外資超市都會擺出專柜賣萬圣節的玩具,吸引年輕人的眼光。 萬圣節有哪些習俗? 1、“不給糖就搗蛋”(Trick-or-Treating): 核心活動: 這是兒童(甚至一些青少年和成年人)最期待的環節。孩子們裝扮成各種鬼怪或喜愛的角色,在夜幕降臨后挨家挨戶敲門,高喊“Trick or Treat!(不給糖就搗蛋!)”。住戶通常會準備好糖果、巧克力等零食分發給孩子們,以避免被“惡作劇”(雖然真正的惡作劇如今已較少見)。 起源: 可能源于中世紀窮人“索靈糕”(Souling)的習俗(在萬靈節為逝者祈禱以換取食物),以及薩溫節時人們為安撫游魂而放置食物在門外的做法。 2、奇裝異服(Costumes): 目的: 人們(不分年齡)會穿上精心準備的服裝,主題包羅萬象:經典的幽靈、女巫、吸血鬼、僵尸、骷髏、狼人;流行的電影、動漫、游戲角色;可愛的動物、食物;甚至時事人物或抽象概念。 起源: 直接源于薩溫節時人們穿上可怕服飾以迷惑或嚇退惡靈的傳統。如今,裝扮更多是為了娛樂、創意表達和融入節日氛圍。 3、雕刻南瓜燈(Jack-o'-Lantern): 標志象征: 將南瓜挖空,雕刻出猙獰或滑稽的面孔,內部放入點燃的蠟燭或電子燈,放置在門口或窗臺上。 起源與傳說: 源于愛爾蘭關于一個名叫“Stingy Jack”(吝嗇鬼杰克)的民間傳說。杰克用計困住了魔鬼,死后既不能上天堂也不能下地獄,只能提著用蕪菁(Turnip)雕刻的燈籠在人間游蕩。移民到北美后,人們發現南瓜更易雕刻且效果更好,便取代了蕪菁,成為萬圣節的經典符號。南瓜燈被認為可以嚇退惡靈,或為友善的鬼魂引路。 4、鬼屋探險與恐怖主題: 活動: 各種精心布置的“鬼屋”、恐怖主題的游樂設施、觀看恐怖電影、講述鬼故事等,都是為了追求刺激和體驗“安全范圍內的恐懼”。 關聯: 呼應了節日與靈異世界關聯的古老起源。 5、萬圣節派對: 社交中心: 家庭、社區、學校、酒吧、俱樂部都會舉辦主題派對。人們身著盛裝,享受美食、音樂、游戲(如咬蘋果)和社交。 氛圍營造: 家家戶戶會用蜘蛛網、蝙蝠、骷髏、黑貓、幽靈、女巫帽、墓碑模型等元素裝飾庭院和室內,營造神秘、詭異又帶點趣味的節日氣氛。 2025萬圣節是幾月幾日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,想要了解更多節日時間、節日起源、節日風俗習慣、節日傳統活動等內容,請點擊訪問:節日大全欄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