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《白纻辭三首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白纻辭三首》原文
《白纻辭三首》
李白 揚清歌,發皓齒,北方佳人東鄰子。 且吟白纻停綠水,長袖拂面為君起。 寒云夜卷霜海空,胡風吹天飄塞鴻。 玉顏滿堂樂未終,館娃日落歌吹濛。 月寒江清夜沉沉,美人一笑千黃金。 垂羅舞縠揚哀音,郢中白雪且莫吟,子夜吳歌動君心。 動君心,冀君賞。 愿作天池雙鴛鴦,一朝飛去青云上。 吳刀剪彩縫舞衣,明妝麗服奪春暉。 揚眉轉袖若雪飛,傾城獨立世所稀。 激楚結風醉忘歸,高堂月落燭已微,玉釵掛纓君莫違。 《白纻辭三首》譯文
女子貌美如花,真如李延年所歌的《北方有佳人》那樣的傾國傾城之貌,如東鄰子那樣貌美無雙,無人能與其相比。女子輕啟皓齒,便發出了曼妙的歌聲。今日逢君到來,她十分高興,為君輕輕舞動長袖,顯出她輕盈的舞姿。外邊夜卷寒云,秋霜濃濃,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,唯有塞鴻飄飛到國中。滿堂的美女玉顏,樂曲沒有終散,日落時分在館娃宮中傳來了陣陣哀妙的歌聲。
在這月寒江清的夜晚,女子笑容嬌美,價值千金,她舞動羅袖,唱出了哀傷之曲。不唱郢中《白雪》,因為高山流水,能懂得唱和的人太少了,唱的是易讓人動情的《子夜》吳歌,希望能夠得到君王的恩賞。愿與君王做天池的鴛鴦一雙,同飛到青云之上。
女子漂亮的彩色絲制舞衣是用吳地出產的剪刀裁制而成的,她明妝麗服,比今日的春光還要燦爛照人。她的一舉一動都是那么迷人,揚眉轉袖之間,好像片片雪花在輕盈地飛舞。她的容貌真是傾國傾城,為世間所罕見。聽歌的君子陶醉在她的歌聲中,忘卻了時間,忘記了歸去。月亮已經落下,屋內燭光已微,希望君子能夠在此留宿,不要違背了她的一片癡心情意。
《白纻辭三首》的注釋 白纻(zhù)辭:古樂府題名,一作“白苧辭”。《樂府古題要解》:《白苧辭》,古辭,盛稱舞者之美,宜及芳時行樂。其譽白苧曰:“質如輕云色如銀,制以為袍余作巾,袍已光驅巾拂塵。”清王琦注:舊史稱白苧,吳地所出。白苧舞,本吳舞也。梁武帝令沈約改其辭為四時之歌,若“蘭葉參差桃半紅”,即其春歌也。 揚清歌,發皓(hào)齒:言露出潔白的牙齒,唱出高亢清亮的歌曲。揚,飛揚,升高。歌,一作“音”。發,啟,開。皓,潔白。此二句為倒裝句,為了押韻和突出歌聲。 北方佳人東鄰子:二者皆泛指美人。《漢書·孝武李夫人傳》:“(李)延年侍上起舞,歌曰:‘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,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’”司馬相如《美人賦》:“臣之東鄰有一女子,云發豐艷,蛾眉皓齒。顏盛色茂,景曜光起。恒翹翹(高起貌)而相顧,欲留臣而共止。” 且:一作“旦”。白纻:樂府吳舞曲名。 南朝宋鮑照《白纻歌》之五:“古稱《淥水》今《白纻》,催弦急管為君舞。”綠水:古舞曲名。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足蹀《陽阿》之舞,手會《綠水》之趨。”高誘注:“《綠水》,舞曲也。” “寒云”句:言寒冷的夜晚,霜降云卷。霜海,言降霜地域之大。 胡風:北風。蔡琰《悲憤詩》:“處所多霜雪,胡風春夏起。”塞鴻:塞外的鴻雁。塞鴻秋季南來,春季北去,故古人常以之作比,表示對遠離家鄉的親人的懷念。 玉顏:形容美麗的容貌。多指美女。戰國楚宋玉《神女賦》:“貌豐盈以莊姝兮,苞溫潤之玉顏。” “館娃”句:言時至深夜,館娃宮中歌唱聲、樂器聲仍然未停。館娃,春秋吳宮名。吳王夫差作宮于硯石山以館西施。吳人稱美女為娃。故址在今江蘇吳縣西南靈巖山。濛(méng):一作“中”。 “垂羅”句:謂舞女舞動絲綢舞衣,唱出動人歌聲。羅,輕軟細密的絲織品。縠(hú),縐紗。哀音,哀傷動人的樂聲。 “郢中”句:郢(yǐng),春秋楚國都城。白雪,古樂曲名。《文選》宋玉《對楚王問》: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下里巴人,國中屬(zhǔ)而和者數千人,其為陽阿薤露,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,其為陽春白雪,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。后指高雅音樂。 子夜吳歌:《樂府古題要解》:《子夜》,舊史云:晉有女子曰子夜,所作聲至哀,后人因為四時行樂之詞,謂之《子夜四時歌》,吳聲也。 冀:希望。 天池:天上仙界之池。謂不受世俗之約束之地。唐韓愈《漫作》詩之一:“玄圃珠為樹,天池玉作砂。” “吳刀”句:謂用剪刀裁制絲綢服裝。吳刀,吳地出產的剪刀。南朝宋鮑照《代白纻舞歌辭》:“吳刀楚制為佩袆,纖羅霧縠垂羽衣。”彩,一作“綺”,彩色的絲織品。 “明妝”句:謂明麗的服裝光彩勝過春天的陽光。妝,服裝。奪,勝過。明妝麗服,在修辭上為互文,意即明麗的服裝。 “傾城”句:謂這個美女,世間少有。傾城,指美女。三國魏阮籍《詠懷詩》:“傾城迷下蔡,容好結中腸。” “激楚”句:言奏出節拍急促的《激楚》《結風》的歌曲,舞蹈的節奏也隨之加快,說明歌舞進入高潮。《激楚》《結風》皆歌曲名。《漢書》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鄢郢繽紛,激楚結風。顏師古注:郭璞曰:激楚,歌曲也。師古曰:結風,亦曲名也。又《文選·上林賦》李善注該條:李奇曰:繽紛,舞也。文穎曰:沖激,急瘋也。結風,亦急瘋也。楚地風氣既自漂疾,然歌樂者猶復依激結之急風為節也。其樂促訊哀切也。 “玉釵”句:言歌者與聽者男女親近,耳鬢廝磨,不愿分離。玉釵,玉制的釵,由兩股合成,燕形。纓,男子冠帶。 作者簡介 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又號“謫仙人”,祖籍隴西成紀(今甘肅省秦安縣),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(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)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,與杜甫并稱為“李杜”,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據《新唐書》記載,李白為興圣皇帝(涼武昭王李暠)九世孫,與李唐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愛飲酒作詩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,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,代表作有《望廬山瀑布》《行路難》《蜀道難》《將進酒》《早發白帝城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孟浩然《春中喜王九相尋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劉禹錫《和樂天春詞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白居易《錢塘湖春行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韋應物《立夏日憶京師諸弟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楊萬里《夏日絕句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