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《飛龍引二首·其一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飛龍引二首·其一》原文
《飛龍引二首·其一》
李白 黃帝鑄鼎于荊山,煉丹砂。 丹砂成黃金,騎龍飛上太清家,云愁海思令人嗟。 宮中彩女顏如花,飄然揮手凌紫霞,從風縱體登鸞車。 登鸞車,侍軒轅,遨游青天中,其樂不可言。 《飛龍引二首·其一》譯文 黃帝采集首山的銅,鑄造寶鼎于荊山之下,煉制仙丹,仙丹煉制成功了,黃帝和群臣后宮乘龍飛仙進入仙境。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,變幻如海,找不到升仙的途徑,讓我們世間的凡人空自嘆息。聯想天宮中披著七彩霓裳羽衣的宮女一定貌美如花。真想乘風飛身而上,登上黃帝乘坐的鸞車,陪在黃帝旁邊,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,那種樂趣一定妙不可言。 《飛龍引二首·其一》的注釋
黃帝,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,中華民族的始祖。《史記·卷十二·孝武本紀》載: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之下,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,群臣后宮上者七十余人皆乘龍升天。
荊山,在今河南省靈寶縣附近。相傳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此,亦名覆釜山。
丹砂,即朱砂,礦物名,深紅色,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煉丹,中醫作藥用,也可制作顏料。
太清,三清之一。道教徒謂元始天尊所化法身,道德天尊所居之地,其境在玉清、上清之上,惟成仙方能入此,故亦泛指仙境。
鸞車,神仙所乘之車。
軒轅,黃帝居于軒轅之丘,故名曰“軒轅”。
作者簡介 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又號“謫仙人”,祖籍隴西成紀(今甘肅省秦安縣),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(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)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,與杜甫并稱為“李杜”,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據《新唐書》記載,李白為興圣皇帝(涼武昭王李暠)九世孫,與李唐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愛飲酒作詩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,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,代表作有《望廬山瀑布》《行路難》《蜀道難》《將進酒》《早發白帝城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孟浩然《春中喜王九相尋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劉禹錫《和樂天春詞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白居易《錢塘湖春行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韋應物《立夏日憶京師諸弟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楊萬里《夏日絕句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