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(jīng)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(fā)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韓愈《感春五首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(lǐng)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感春五首》原文
《感春五首》
韓愈 辛夷高花最先開,青天露坐始此回。 已呼孺人戛鳴瑟,更遣稚子傳清杯。 選壯軍興不為用,坐狂朝論無由陪。 如今到死得閑處,還有詩賦歌康哉。 洛陽東風(fēng)幾時來,川波岸柳春全回。 宮門一鎖不復(fù)啟,雖有九陌無塵埃。 策馬上橋朝日出,樓闕赤白正崔嵬。 孤吟屢闋莫與和,寸恨至短誰能裁。 春田可耕時已催,王師北討何當(dāng)回。 放車載草農(nóng)事濟(jì),戰(zhàn)馬苦饑誰念哉。 蔡州納節(jié)舊將死,起居諫議聯(lián)翩來。 朝廷未省有遺策,肯不垂意瓶與罍。 前隨杜尹拜表回,笑言溢口何歡咍。 孔丞別我適臨汝,風(fēng)骨峭峻遺塵埃。 音容不接只隔夜,兇訃詎可相尋來。 天公高居鬼神惡,欲保性命誠難哉。 辛夷花房忽全開,將衰正盛須頻來。 清晨輝輝燭霞日,薄暮耿耿和煙埃。 朝明夕暗已足嘆,況乃滿地成摧頹。 迎繁送謝別有意,誰肯留戀少環(huán)回。 《感春五首》的注釋
感春五首:顧名思義,感受春天的詩,共五首。韓愈所寫。
辛夷:辛夷又名望春花,屬木蘭科植物。色澤鮮艷,花蕾緊湊,鱗毛整齊,芳香濃郁。
孺人:古時稱大夫的妻子
納節(jié):官職 唐、宋節(jié)度使改任仆射、尚書、侍郎之稱。
臨汝:地名,臨汝縣,現(xiàn)河南省汝州市。
摧頹:衰敗,毀廢,轉(zhuǎn)動傾側(cè)的樣子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組描寫春天的詩,有景有情,有悠然美麗的風(fēng)光,給人以美的享受,如身入其境,怡然自得。五首詩一氣呵成,渾然天成,豪然不失大家之風(fēng)。詩中若因若無透露出詩人的個人情懷,詩中以樂景,寫哀情,道出了詩人的深深懷念與不舍,從”誰肯留戀少環(huán)回“可見一般了。 作者簡介 韓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陽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自稱“祖籍昌黎郡”,世稱“韓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中期大臣,文學(xué)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秘書郎韓仲卿之子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,從平“淮西之亂”。直言諫迎佛骨,貶為潮州刺史。宦海沉浮,累遷吏部侍郎,人稱“韓吏部”。長慶四年(824年),韓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贈禮部尚書,謚號為“文”,故稱“韓文公”。元豐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郡伯,并從祀孔廟。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(yùn)動的倡導(dǎo)者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與柳宗元、歐陽修和蘇軾并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倡導(dǎo)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氣盛言宜”、“務(wù)去陳言”、“文從字順”等寫作理論,對后人具有指導(dǎo)意義。著有《韓昌黎集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黃庭堅《滿庭芳·茶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陸游《東湖新竹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辛棄疾《賀新郎·賦琵琶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納蘭性德《一叢花·詠并蒂蓮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杜甫《嚴(yán)鄭公宅同詠竹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