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柳永《小鎮西犯·水鄉初禁火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小鎮西犯·水鄉初禁火》原文
《小鎮西犯·水鄉初禁火》
柳永
水鄉初禁火,青春未老。芳菲滿、柳汀煙島。波際紅幃縹緲。盡杯盤小。歌祓禊,聲聲諧楚調。
路繚繞。野橋新市里,花秾妓好。引游人、競來喧笑。酩酊誰家年少。信玉山倒。家何處,落日眠芳草。
《小鎮西犯·水鄉初禁火》譯文
水鄉剛剛到寒食節,春天還沒有遠去。在裊裊煙霧彌漫的水中小島上,柳樹已經繁茂,滿地綻放著鮮花。沿著水邊,紅色的帳子輕輕搖曳,小巧的杯子和盤子擺放整齊。她們歡聲笑語,唱著祓禊的歌曲,歌聲如同江南小調一般婉轉動聽。
小路曲折回旋。我穿越一座小橋,踏入一個繁華的街市,這里花朵繁盛,歌伎美麗。她們以俏皮的姿態逗引游人,盡興喧鬧歡笑。那喝得酩酊大醉的少年是誰,連家在哪里都不知道,夕陽落下,他依然醉臥在芬芳的青草間。
《小鎮西犯·水鄉初禁火》的注釋
禁火:指寒食節不開火。
青春:指春天。
芳菲:花草盛美。
柳汀:柳樹成行的水邊平地。
波際:水邊。
祓(fú)禊:古代人們農歷三月三在水邊舉行祈福祭禮,稱為祓禊。
楚調:楚地的音樂,泛指長江中下游的音樂。
繚繞:彎曲回轉。
秾:花木繁盛的樣子。
酩酊:指醉得很厲害。
作者簡介 柳永,(約984年—約1053年)北宋著名詞人,婉約派代表人物。漢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變,字景莊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稱柳七。宋真宗朝進士,官至屯田員外郎,故世稱柳屯田。他自稱“奉旨填詞柳三變”,以畢生精力作詞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詡。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,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,創作慢詞獨多。鋪敘刻畫,情景交融,語言通俗,音律諧婉,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,人稱“凡有井水飲處,皆能歌柳詞”,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,代表作 《雨霖鈴》《八聲甘州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黃庭堅《滿庭芳·茶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陸游《東湖新竹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辛棄疾《賀新郎·賦琵琶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納蘭性德《一叢花·詠并蒂蓮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杜甫《嚴鄭公宅同詠竹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