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(jīng)過時(shí)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(fā)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維《賦得清如玉壺冰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(lǐng)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賦得清如玉壺冰》原文
《賦得清如玉壺冰》
王維 玉壺何用好,偏許素冰居。 未共銷丹日,還同照綺疏。 抱明中不隱,含凈外疑虛。 氣似庭霜積,光言砌月馀。 曉凌飛鵲鏡,宵映聚螢書。 若向夫君比,清心尚不如。 《賦得清如玉壺冰》譯文
玉壺有什么作用,偏許素冰放在里邊。
讓冰不在日下融化,還同照綺彩窗戶。
透明得中間能看清,從外看懷疑是虛無的。
冰氣像庭中霜累積,光勝過臺(tái)階邊的光亮。
早晨照凌飛鵲鏡,晚上映射聚螢書。
如果與您比起來,清心還不如您呢。
《賦得清如玉壺冰》的注釋
清如玉壺冰:京兆府試試題。
何用:為什么。素冰:潔白的冰。
銷丹日:指冰在赤日下融化。
綺(qǐ)疏:窗戶上雕刻的花紋,也指刻有花紋的窗戶。
言:料,知。砌(qì):臺(tái)階的邊沿。
飛鵲鏡:古鏡的一種,傳說可以照見妻子之心。
宵:夜晚。聚螢書:
夫君:以稱友朋,此指玉壺冰。
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所寫為試律詩中一主要題材,即狀物之作。“玉壺冰”最早的出處應(yīng)是鮑照的《代白頭吟》,詩中有“直如朱絲繩,清如玉壺冰”,分明是氣節(jié)風(fēng)骨之象征。后來,玉壺冰便成為了詩詞中常見的一個(gè)意象,每每為詩人所吟詠。十九歲的王維參加京兆府試,便以“清如玉壺冰”為題寫下了一首名篇。 作者簡介 王維(701年-761年,一說699年—761年),字摩詰(jié),號(hào)摩詰居士。漢族,河?xùn)|蒲州(今山西運(yùn)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蘇軾評價(jià)其:“味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”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(jìn)士,任太樂丞。天寶年間,拜吏部郎中、給事中。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,世稱“王右丞”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余首,重要詩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維精通佛學(xué)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李白《詠石牛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王維《題友人云母障子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柳宗元《巽公院五詠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蘇轍《南康直節(jié)堂記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吳文英《杏花天·詠湯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