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鮑照《梅花落·中庭雜樹多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梅花落·中庭雜樹多》原文
《梅花落·中庭雜樹多》
鮑照 中庭雜樹多,偏為梅咨嗟。 問君何獨然?念其霜中能作花,露中能作實。 搖蕩春風媚春日,念爾零落逐寒風,徒有霜華無霜質。(寒風 一作:風飚) 《梅花落·中庭雜樹多》譯文
庭院中有許許多多交雜的樹木,卻偏偏對梅花贊許感嘆。
你為什么單單贊賞梅花?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,在寒露中結果實。
而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,在春日下盛開,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,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。
《梅花落·中庭雜樹多》的注釋
中庭:庭院中。
咨嗟:嘆息聲。
君:指上句"偏為梅咨嗟"的詩人。
其:指梅花。
作花:開花。
作實:結實。
爾:指雜樹。
霜華:即前句“霜中能作花”的簡稱。華:通“花”。
霜質: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,借喻抵抗艱難惡劣環境的本質。
作者簡介 鮑照(約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學家,與顏延之、謝靈運合稱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遠,漢族,祖籍東海(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,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貧賤,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,任前軍參軍,故又稱他為鮑參軍。劉子頊作亂,照為亂兵所害,年五十余歲。他長于樂府詩,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與謝靈運、顏延之同創“元嘉體”,合稱“元嘉三大家”。有《鮑參軍集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蘇軾《永遇樂·長憶別時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謝靈運《行田登海口盤嶼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李煜《長相思·一重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辛棄疾《滿江紅·山居即事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王安石《溝上梅花欲發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