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孝祥《湖湘以竹車激水粳稻如云書此能仁院壁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湖湘以竹車激水粳稻如云書此能仁院壁》原文
《湖湘以竹車激水粳稻如云書此能仁院壁》
張孝祥 象龍喚不應,竹龍起行雨。 聯綿十車輻,伊軋百舟櫓。 轉此大法輪,救汝旱歲苦。 橫江鎖巨石,濺瀑疊城鼓。 神機日夜運,甘澤高下普。 老農用不知,瞬息了千畝。 抱孫帶黃犢,但看翠浪舞。 余波及井臼,春玉飲酡乳。 江吳夸七蹋,足繭腰背僂。 此樂殊未知,吾歸當教汝。 《湖湘以竹車激水粳稻如云書此能仁院壁》的注釋
濺瀑疊城鼓:飛濺起的水堆疊成鼓起的城墻。瀑:噴起的水。鼓:凸起;漲大。
高下普:從高處普降下來。
春玉飲酡(tuó)乳:春玉米喝了這水,乳頭般的顆粒像喝醉了酒的臉一樣紅。酡,飲酒臉紅。
七蹋:整天用人力踏的水車。蹋同踏。七:舊時分一晝夜為十二個時辰,通常以卯至酉為晝,共七個時辰,此處引申為一整天。
簡短詩意賞析 永州山清水秀,溪流縱橫。宋代,各地便盛行筑壩攔水,出現了以騰涌之水為動力,以竹編葉扇帶動裝水竹筒的筒車車水灌田地,以至梗稻如云。詩人游永州,見到以后,驚嘆之余,大加贊賞,寫下此詩。詩中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筒車車水的奇觀、功力和豐收在望的農家樂圖。以江浙一帶的腳踏水車比較,贊賞了永州豐富的水利資源,抒發了詩人由衷的欣喜之情。 作者簡介 張孝祥(1132年—1170年),字安國,別號于湖居士,歷陽烏江(今安徽和縣烏江鎮)人,卜居明州鄞縣(今浙江寧波)。南宋著名詞人,書法家。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。張孝祥善詩文,尤工于詞,其風格宏偉豪放,為“豪放派”代表作家之一。有《于湖居士文集》《于湖詞》等傳世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孟郊《游終南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常建《戲題湖上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張孝祥《水調歌頭·泛湘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劉禹錫《柳花詞三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納蘭性德《淡黃柳·詠柳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