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周權《沁園春·再次韻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沁園春·再次韻》原文
《沁園春·再次韻》
周權
混沌鑿開,天險巍巍,東巖峻兮。是云髓凝成,半空高矗,天風吹裂,一線中開。妙出神功,高擎仙界,鳥道疑當太白西。憑高處,見云噓巖腹,鼓舞風雷。
落花香染桃鞋??扉煵角嘣浦緣言?。便萬里孤騫,超人間世,一枝高折,作月中梯。筆蘸天河,手捫象緯,笑傲風云入壯題。摩蒼壁,掃龍蛇醉墨,翔舞徘徊。
《沁園春·再次韻》譯文
巍巍的東巖,壁立千仞,石壁夾道,峻極中天,仿佛是在混沌天宇中,由造物主鑿開的一天險;它高矗云天,又象是奔騰飛馳的“云髓”聚集凝成。天風將它吹裂,一線中開。它高聳入天際,僅飛鳥可通,而東巖的鳥道又仿佛太白西邊的鳥道一樣高峻。身處高山之巔,目之所及只到山的中部,云霧吞吐竟響如風雷。
腳蹬被桃花香染過的登山鞋,闊步快速地奔向青云,進入月宮,高折蟾宮一枝桂樹。筆蘸著天河之水,手摸著星辰日月,來題寫心中的風云意氣。在“蒼壁”上揮灑著大筆,如龍蛇翔舞,左右奔騰!
《沁園春·再次韻》的注釋
太白:即秦嶺的太乙峰。
擎:往上托;舉。
象緯:日月五星。
簡短詩意賞析 全詞由奇景而生奇情。上闕從東巖的“凝成”寫到它的“中開”和吞云吐霧的氣勢;下闕從“闊步”登天寫到他月中折桂和在蒼壁上揮舞“龍蛇”。全詞一氣呵成,氣勢奔注,而不作騰挪跌宕。詞以氣勢勝,才不覺得詞中屢用的“天險”、“天風”、“天河”、“風雷”、“風云”、“青云”、“云髓”、“云噓”等意象有重復之感。詞中用詞造句之避與不避,取決于創作主體能否駕馭詞的氣勢和語言,未可一概而論。 作者簡介 周權,處州人,字衡之,號此山。磊落負雋才。工詩。游京師,袁桷深重之,薦為館職,弗就。益肆力于詞章。有《此山集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辛棄疾《鵲橋仙·贈鷺鷥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高適《塞上聽吹笛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楊萬里《昭君怨·賦松上鷗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吳文英《雙雙燕·小桃謝后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秦觀《念奴嬌·過小孤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