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孟郊《巫山曲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巫山曲》原文
《巫山曲》
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,陽臺碧峭十二峰。 荊王獵時逢暮雨,夜臥高丘夢神女。 輕紅流煙濕艷姿,行云飛去明星稀。 目極魂斷望不見,猿啼三聲淚滴衣。 《巫山曲》譯文
巴東三峽中山巒一重又一重,陽臺山旁是碧綠峭拔的十二峰。
荊王射獵時正逢巫山雨意云濃,夜臥高山之上夢見了巫山神女。
云霞、彩虹和微雨濕了神女艷姿,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峽中飛逝。
極目遠望、再也不見神女芳影,聽到峽中猿猴聲聲悲鳴,不覺令人淚落打濕了衣裳。
《巫山曲》的注釋
巫山:山名。在重慶、湖北接境處,長江穿流其中,形成三峽。巫山曲:樂府舊題有《巫山高》,漢鐃歌,屬鼓吹曲辭。
巴江:水名。這里指鄂西、川東的長江。這一帶周初為巴子國,后為巴郡。上峽:高峽。
陽臺:今重慶巫山縣高都山,傳為《高唐賦》所寫楚王、神女相會之陽臺。實為后人附會。十二峰:巫山群峰陡峭,著名的有十二峰,峰名說法不一。
荊王:楚王。荊:春秋時楚國的舊稱。暮雨:指神女。
高丘:泛指高山。
輕紅流煙:淡紅色的飄動的云氣。濕艷姿:沾濕的美麗姿容。
明星稀:星星稀少,指破曉時分。
目極:極目遠望。魂斷:銷魂神往。《神女賦》寫神女去后,“(襄王)徊腸傷氣,顛倒失據。暗然而暝,忽不知處。情獨私懷,誰者可語?惆悵垂涕,求之至曙。”
猿啼三聲:酈道元《水經注·江水》載漁者歌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啼三聲淚沾裳。”
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把峽中景色、神話傳說及古代諺語熔于一爐,寫出了作者在古峽行舟時的一段特殊感受。其風格幽峭奇艷。語言凝練優美,意境奇幻幽艷,余味無窮。 作者簡介 孟郊,(751~814),唐代詩人。字東野。漢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東臨邑東北),先世居洛陽(今屬河南)。唐代著名詩人。現存詩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詩囚”之稱,又與賈島齊名,人稱“郊寒島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閿鄉(今河南靈寶)因病去世。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辛棄疾《鵲橋仙·贈鷺鷥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高適《塞上聽吹笛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楊萬里《昭君怨·賦松上鷗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吳文英《雙雙燕·小桃謝后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秦觀《念奴嬌·過小孤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