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韓偓《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》原文
《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》
韓偓 往年同在鸞橋上,見倚朱闌詠柳綿。 今日獨來香徑里,更無人跡有苔錢。 傷心闊別三千里,屈指思量四五年。 料得他鄉遇佳節,亦應懷抱暗凄然。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悵惘感傷的心情,借寒食游園,追憶了幾年前與一位女子相會時的溫馨纏綿,對于早已天各一方的情人表示了深切的追念。 作者簡介 韓偓(844年-923年),字致光,號致堯,小字冬郎,號玉山樵人,京兆萬年(今陜西省西安市)人。晚唐大臣、詩人,翰林學士韓儀之弟,“南安四賢”之一。唐昭宗龍紀元年(889年),進士及第,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。入為左拾遺,轉諫議大夫,遷度支副使。光化三年(900年),從平左軍中尉劉季述政變,迎接唐昭宗復位,授中書舍人,深得器重。黃巢進入長安,隨駕進入鳳翔,授兵部侍郎、翰林承旨,拒絕草詔起復前任宰相韋貽范。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,貶為鄧州司馬。唐昭宗遇弒后,依附于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,寓居九日山延福寺。信仰道教,擅寫宮詞,多寫艷情,詞藻華麗,人稱“香奩體”。后梁龍德三年(923年),病逝于南安縣龍興寺,安葬于葵山。著有《玉山樵人集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韓愈《題榴花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歐陽修《采桑子·荷花開后西湖好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秦觀《點絳唇·醉漾輕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謝靈運《登池上樓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毛澤東《水調歌頭·重上井岡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