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養浩《折桂令·中秋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折桂令·中秋》原文
《折桂令·中秋》
一輪飛鏡誰磨?照徹乾坤,印透山河。玉露泠泠,洗秋空銀漢無波,比常夜清光更多,盡無礙桂影婆娑。老子高歌,為問嫦娥,良夜懨懨,不醉如何?張養浩 《折桂令·中秋》譯文 那一輪懸掛高空的明鏡,是誰打磨的呢?它照遍了整個山河。秋天的露珠清涼凄清,水洗過般的明凈夜空里,銀河平靜無波。此夜的月光,較平常更盛,人可以清晰無礙地看到,桂樹的影子在舞動。我不由得引吭高歌,問嫦娥仙子,在這美好的夜晚,何不縱情一醉? 《折桂令·中秋》的注釋
折桂令:此調又名《百字折桂令》、《天香引》、《秋風一枝》、《蟾宮曲》。此調為元人小令曲名。
飛鏡:比喻中秋之月。
玉露泠泠:月光清涼、凄清的樣子。
銀漢:天河。
桂:指傳說中月中的桂樹。
婆娑:形容桂樹的影子舞動。
嫦娥:傳說中月官里的仙女。
懨懨:精神萎靡的樣子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散曲作者著力描繪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靈。通過對澄澈月光的反復渲染,創造出異常清幽寧靜的意境與氛圍,最后才以對嫦娥發問的形式,抒發了中秋之夜,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。而其結構則是觸景生情,前半寫景,后半抒情,轉、合融一,用典不露痕跡。凡此皆別具一格。 作者簡介 張養浩(1269—1329年),漢族,字希孟,號云莊,山東濟南人,元代著名散曲家。詩、文兼擅,而以散曲著稱。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關懷古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韓愈《題榴花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歐陽修《采桑子·荷花開后西湖好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秦觀《點絳唇·醉漾輕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謝靈運《登池上樓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毛澤東《水調歌頭·重上井岡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