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顧太清《菩薩蠻·端午日詠盆中菊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菩薩蠻·端午日詠盆中菊》原文
《菩薩蠻·端午日詠盆中菊》
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,碧紗窗下沈檀爇。小扇引微涼,悠悠夏日長。 野人知趣甚,不向炎涼問。老圃好栽培,菊花五月開。 《菩薩蠻·端午日詠盆中菊》譯文
溫暖的南風吹滿殿閣,櫻桃也成熟了,碧紗窗下熏香裊裊。扇子扇起了微微涼風,夏日悠悠且漫長。
(見到盆里開的菊花)對此我感到欣喜,炎炎夏日又有什么關系。有經驗的菜農侍弄的好啊,才能讓菊花在五月開放。
《菩薩蠻·端午日詠盆中菊》的注釋
薰風:和暖的風。指初夏時的東南風。
沈(chén)檀:沈”即“chén”,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兩種著名的熏香料。
爇(ruò):燒。
老圃:有經驗的菜農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詠花詞。菊在秋季開放,但這里所詠的盆中菊在端午開放,詞人在初夏欣賞到了秋季的花卉,自然格外欣喜。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開放的夏日氣候,“薰風殿閣櫻桃節”,說溫暖的南風吹滿殿閣,櫻桃也成熟了。“碧紗窗下沈檀爇”,屋內燃著驅暑的熏香。再以“小扇引微涼,悠悠夏日長”,凸寫菊花開放時節。下片以“野人知趣甚,不向炎涼問”,寫出因花開而洋溢欣喜之情。她在欣喜之余,唯有贊嘆栽培它的花匠:“老圃好栽培,菊花五月開”。全詞最后才說出這一“菊”字,而驚嘆、欣喜之情靈動地展現在其中。 作者簡介 顧太清(1799年2月9日-1877年12月7日),清朝著名女詞人。亦稱西林太清。滿洲鑲藍旗人。西林覺羅氏。名春,字子春,一字梅光,號太清,常自署名太清春。晚年以道號“云槎外史”之名著作小說《紅樓夢影》,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。其文采見識,非同凡響,因而八旗論詞,有“男中成容若(納蘭性德),女中太清春(顧太清)”之語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辛棄疾《西江月·漁父詞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柳永《鷓鴣天·吹破殘煙入夜風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崔道融《溪居即事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楊慎《西江月·道德三皇五帝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秦觀《江城子·清明天氣醉游郎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