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(jīng)過時(shí)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(fā)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《一叢花·初春病起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(lǐng)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一叢花·初春病起》原文
《一叢花·初春病起》
蘇軾
今年春淺臘侵年,冰雪破春妍。東風(fēng)有信無人見,露微意、柳際花邊。寒夜縱長,孤衾易暖,鐘鼓漸清圓。
朝來初日半銜山,樓閣淡疏煙。游人便作尋芳計(jì),小桃杏、應(yīng)已爭先。衰病少悰,疏慵自放,惟愛日高眠。
《一叢花·初春病起》譯文
今年的春天來得早,天氣還很寒冷,美麗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蓋著。不光春天來得遲,它托東風(fēng)帶來的消息也被人們疏忽了,只在柳樹、花朵上顯露出了些許春意。不過初春時(shí)節(jié)縱然夜寒且長,但畢竟已是大地春回,厚被子蓋著有些熱了,就連那報(bào)時(shí)的鐘鼓聲也清脆圓潤起來。
早上起來太陽初生,被山遮住了一半,遠(yuǎn)處的樓閣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之中。春天已到,人們開始計(jì)劃著外出踏春了,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經(jīng)爭相開放了。我因?yàn)樯]有心情出去游玩,只想懶散的躺著,一直睡到日上三竿。
《一叢花·初春病起》的注釋
一叢花:詞牌名,雙調(diào),七十八字,前后段各七句,四平韻。康熙詞譜載此調(diào)只有此體,宋詞俱照此填,惟句中平仄小異。
春淺臘侵年:在陰歷遇有閏月的年,其前立春節(jié)后較遲。春淺,春天來得早。臘侵年,因上年有閏月,下年的立春日出現(xiàn)在上年的臘月中。臘,歲終之祭,祭日舊在冬季后約二十多天,稱為臘日。
春妍:妍麗春光。
東風(fēng)有信:曹松《除夜》:“殘臘即又盡,東風(fēng)應(yīng)漸聞。”東風(fēng),春風(fēng)。
衾(qīn):厚被。
清圓:聲音清亮圓潤。
尋芳計(jì):踏青游覽的計(jì)劃。
少悰(cóng):少樂趣。
疏慵(yōng):疏懶;懶散。
簡短詩意賞析 全詞抓住“初春”的景象和病愈初起這一特殊景象和特有的心理感受,描寫詞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悅有輸慵的情緒。這首詞極普通、極尋常的生活感受中,寫出了作者的個(gè)性、襟懷和心緒。 作者簡介 蘇軾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,漢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著名文學(xué)家、書法家、畫家,歷史治水名人。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(lǐng)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縱橫恣肆;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(dú)具風(fēng)格,與黃庭堅(jiān)并稱“蘇黃”;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善書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長文人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與韓愈、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東坡七集》《東坡易傳》《東坡樂府》《瀟湘竹石圖卷》《古木怪石圖卷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陸游《雪夜感舊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陳與義《以事走郊外示友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李賀《長平箭頭歌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魚玄機(jī)《暮春有感寄友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歐陽修《玉樓春·洛陽正值芳菲節(jié)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