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錢起《贈闕下裴舍人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贈闕下裴舍人》原文
《贈闕下裴舍人》
錢起 二月黃鶯飛上林,春城紫禁曉陰陰。(黃鶯 一作:黃鸝) 長樂鐘聲花外盡,龍池柳色雨中深。 陽和不散窮途恨,霄漢長懷捧日心。 獻賦十年猶未遇,羞將白發對華簪。 《贈闕下裴舍人》譯文
早春二月,黃鸝在宮苑飛翔歌吟;拂曉時紫禁城春濃樹木陰陰。
長樂宮的鐘聲消逝在花叢外,龍池旁的楊柳沐浴在春雨中翠色深深。
暖陽不能消散窮途落魄之憾,遙望天空常常懷有捧日赤心。
十年來頻頻獻賦還知音未遇,我頭發斑白愧對華貴的帽簪。
《贈闕下裴舍人》的注釋
闕下:宮闕之下,指帝王所居之地。闕是宮門前的望樓。裴舍人:生平不詳。舍人:指中書舍人,其職責是草擬詔書,任職者須有文學資望。
黃鶯:一作“黃鸝”。上林:指上林苑,漢武帝時據舊苑擴充修建的御苑。此處泛指宮苑。
紫禁:皇宮。一作“紫陌”。陰陰:一作“沈沈”。
長樂:即長樂宮。西漢主要宮殿之一,在長安城內。這里借指唐代長安宮殿。
龍池: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個小湖,后王邸改為興慶宮,玄宗常在此聽政,日常起居也多在此。
陽和:指二月仲春,與開頭二月相應。
霄漢:指高空。長懷:一作“長懸”。
獻賦:西漢時司馬相如向漢武帝獻賦而被進用,后為許多文人效仿。此指參加科舉考試。遇:遇時,指被重用。
華簪:古人戴帽,為使帽子固定,便用簪子連帽穿結于發髻上。有裝飾的簪,就是華簪,是達官貴人的冠飾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投贈詩。此詩以其用景色隱含的請求提攜之意,和不落窠臼的恭維手段而聞名。前半部分以寫景為主,但融情于景;后半部分以抒情為主,但思與景諧。詩人含蓄地贊頌了裴舍人,并委婉地陳述了自己的心事。全詩未有一句是明寫作者自己之情,卻在景色和感情的描寫中點明了自己的想法,富麗精工,又不流于藻飾堆砌,由此頗見作者嫻熟的藝術技巧。 作者簡介 錢起(722?—780年),字仲文,漢族,吳興(今浙江湖州市)人,唐代詩人。早年數次赴試落第,唐天寶十年(751年)進士,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。初為秘書省校書郎、藍田縣尉,后任司勛員外郎、考功郎中、翰林學士等。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稱“錢考功”。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。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,被譽為“大歷十才子之冠”。又與郎士元齊名,稱“錢郎”,當時稱為“前有沈宋,后有錢郎。”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陸游《雪夜感舊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陳與義《以事走郊外示友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李賀《長平箭頭歌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魚玄機《暮春有感寄友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歐陽修《玉樓春·洛陽正值芳菲節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