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《玉連環影·何處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玉連環影·何處》原文
《玉連環影·何處》
納蘭性德 何處?幾葉蕭蕭雨。濕盡檐花,花底無人語。 掩屏山,玉爐寒。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干。 《玉連環影·何處》譯文
是什么時候,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?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濕,然而花底下的人卻默默無語。
輕輕地將屏風掩緊,玉爐中所焚之香也已燃盡。誰能看到有個人正滿含哀愁、深鎖雙眉,獨自倚靠在欄桿邊上。
《玉連環影·何處》的注釋
玉連環影:詞牌名,此調譜律不載,或亦自度曲。
何處:何時。古詩文中表示詢問時間的用語。
檐(yán)花:屋檐之下的鮮花。
屏山:屏風,因屏風曲折若重山疊嶂,或屏風上繪有山水圖畫等而得名。
闌干:同“欄干”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觸景寫情之作.細膩動人。前半首寫室外勾畫了一幅凄清的場景。后半首轉入室內,掩緊屏風熏爐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燼,不見一絲溫暖。這一切,無不透著凄冷之意。而看花之人此時無言勝有言,是對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嘆息,是對自身命運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。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(1655-1685),滿洲人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。其詩詞“納蘭詞”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,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,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。雖侍從帝王,卻向往經歷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,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,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。流傳至今的《木蘭花令·擬古決絕詞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?等閑變卻故人心,卻道故人心易變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陸游《雪夜感舊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陳與義《以事走郊外示友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李賀《長平箭頭歌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魚玄機《暮春有感寄友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歐陽修《玉樓春·洛陽正值芳菲節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