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湯顯祖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原文
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
湯顯祖 欲識金銀氣,多從黃白游。 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。 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譯文
世人想要沾染金銀的銅臭,大多都是往黃山白岳山一帶游覽。
世人都執著于去那多商、多金的徽州,我就連做夢都不想去到那里。
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的注釋 黃白:黃山、白岳(今齊云山)。 簡短詩意賞析 很多人引用過這句詩詞,大多是贊美徽州的人文風景優美,鮮有人知道這句詩詞的來歷及其蘊含的深意。當時徽州非常富裕,令世人趨之若鶩,都想去那里找點門路、混個機會,但湯顯祖卻明顯不屑于此。他說,“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”,一生有許多想去的地方,獨獨沒有夢到過徽州。表明了他藐視庸俗的功名利祿,不愿折腰攀附權貴的高潔人格。 作者簡介 湯顯祖(1550—1616),中國明代戲曲家、文學家。字義仍,號海若、若士、清遠道人。漢族,江西臨川人。公元1583年(萬歷十一年)中進士,任太常寺博士、禮部主事,因彈劾申時行,降為徐聞典史,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,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,未再出仕。曾從羅汝芳讀書,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。在戲曲創作方面,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。作有傳奇《牡丹亭》、《邯鄲記》、《南柯記》、《紫釵記》,合稱《玉茗堂四夢》,以《牡丹亭》最著名。在戲曲史上,和關漢卿、王實甫齊名,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王安石《明妃曲二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李清照《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孟浩然《登鹿門山懷古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盧照鄰《長安古意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歐陽修《少年游·玉壺冰瑩獸爐灰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