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煜《病中感懷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病中感懷》原文
《病中感懷》
李煜 憔悴年來甚,蕭條益自傷。 風威侵病骨,雨氣咽愁腸。 夜鼎唯煎藥,朝髭半染霜。 前緣竟何似,誰與問空王。 《病中感懷》譯文
近年來一日比一日憔悴,環顧身邊親人多有亡故而日漸蕭條,令人黯然神傷。
悲傷而致病,風雨之下病骨難支、愁腸百轉不能勝情。
深夜鼎中彌漫著藥香,早晨醒來發現髭須斑白。
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?誰能替我去求問佛祖?
《病中感懷》的注釋
憔悴:形容人瘦弱,面色不好看。
侵:侵害。
咽愁腸:使愁腸哽咽。
鼎(dǐng)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三足兩耳。
髭(zī):嘴邊的胡子。
前緣:佛教以世間諸物皆因緣和合而成,故善緣結善果。惡緣生惡果。又以生死本是輪回相報,故人今生之善,皆因前生善緣之成,而今生之惡,則為前生惡緣之果。
空王:佛家語,佛之尊稱。佛說世界一切皆空,故稱空王。
簡短詩意賞析 詩人在首聯用寥寥十字刻畫出茫茫天地間一個孤獨悲傷的靈魂;中間兩聯側面摹寫悲傷的程度;尾聯對命運的不公發出質問。這首詩記述了詩人愁病交加、無法排遣的境況以及對國事的擔憂,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在痛苦煎熬中得到解脫的愿望。全詩風格悲涼,含意深沉。 作者簡介 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后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從嘉,字重光,號鐘隱、蓮峰居士,漢族,生于金陵(今江蘇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蘇徐州銅山區),南唐最后一位國君。李煜精書法、工繪畫、通音律,詩文均有一定造詣,尤以詞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詞,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、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,又受李璟、馮延巳等的影響,語言明快、形象生動、用情真摯,風格鮮明,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,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王安石《明妃曲二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李清照《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孟浩然《登鹿門山懷古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盧照鄰《長安古意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歐陽修《少年游·玉壺冰瑩獸爐灰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