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秦觀《阮郎歸·湘天風雨破寒初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阮郎歸·湘天風雨破寒初》原文
《阮郎歸·湘天風雨破寒初》
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。深沉庭院虛。麗譙吹罷小單于。迢迢清夜徂。 鄉夢斷,旅魂孤。崢嶸歲又除。衡陽猶有雁傳書。郴陽和雁無。 《阮郎歸·湘天風雨破寒初》譯文
湘南的天氣多風多雨,風雨正在送走寒氣。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虛。在彩繪小樓上吹奏著“小單于”的樂曲,漫漫的清冷的長夜,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。
思鄉的夢斷斷續續在公館中感到特別孤獨,那種清涼寂寞的情懷實在無法描述;何況這正是人們歡樂團聚的除夕。衡陽還可以有鴻雁傳書捎信。這郴陽比衡陽還遠,連鴻雁也只影皆無。
《阮郎歸·湘天風雨破寒初》的注釋
湘天:指湘江流域一帶。
麗譙:城門更樓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君亦必無盛鶴列于麗譙之間。”郭象注:“麗譙,高樓也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譙,本亦作蠛。”.成玄英疏:。言其華麗瞧蟯也。”小單于:樂曲名。李益‘聽曉角》詩:“無限寒鴻飛不度,秋風卷入小單于。”《樂府詩集》:“按唐大角曲有《大單于》、《小單于》、《大梅花》、《小梅花》等曲,今其聲猶有存者。”
迢迢;漫長沉寂。清夜:清靜之夜。徂(音cú):往,過去。
崢嶸:比喻歲月艱難,極不尋常。鮑照《舞鶴賦》;“歲崢嶸而莫愁。除:逝去。
衡陽,古衡州治所。相傳衡陽有回雁峰,鴻雁南飛望此而止。《輿地記勝》:“回雁峰在州城南。或日雁不過衡陽,或日峰勢如雁之回。”陸佃《埤雅》:“南地極燠,雁望衡山而止。”雁傳書:典出《漢書.蘇武傳》:“漢求武等,匈奴詭言武死,……教使者謂單于。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,足有系帛書,言武等在某澤中。”
郴陽:今湖南郴州市,在衡陽之南。王水照先生《元佑黨人貶謫心態的縮影——論秦觀(千秋歲)及蘇軾等和韻詞》云: “從郴州至橫州,當時必須先北上至衡州,然后循湘水,入廣西境,至桂州興安,由靈渠順漓水下梧州,復由潯江、郁水西至橫州。”由此可證,郴州在衡陽之南,道路險阻,書信難傳。和雁無,連雁也無。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一謂“和”“猶‘連’也”,并引此句釋云:“言連傳書之雁亦無有也。”
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上片寫寒夜夢醒,只感覺庭院深深,聽到城樓門頭傳來陣陣邊地樂曲,漫長的清夜又過去了。反映了羈居貶所的凄涼困境。下片就夢斷寫異鄉飄泊的孤獨幽怨。除夕時節還沒有見親人來信,正是引發夢中相思及夢斷悲苦的原因。詞尾真實地寫出作者身在貶所,舉目無親,孤寂難耐的況味。全詞筆觸精致,用典貼切,景語、情語、淺語、淡語,含蓄巧妙,意味深遠。 作者簡介 秦觀(1049-1100)字太虛,又字少游,別號邗溝居士,世稱淮海先生。漢族,北宋高郵(今江蘇)人,官至太學博士,國史館編修。秦觀一 生坎坷,所寫詩詞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,多有遺跡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麗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鶯花亭;青田的秦學士祠;湖南郴州三絕碑;廣西橫縣的海棠亭、醉鄉亭、淮海堂、淮海書院等。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書“秦龍圖墓”幾個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王建《塞上逢故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吳文英《訴衷情·秋情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白居易《望月有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張繼《楓橋夜泊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范仲淹《漁家傲·秋思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