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周必大《行舟憶永和兄弟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行舟憶永和兄弟》原文
《行舟憶永和兄弟》
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,幾回系纜幾回行。 天寒有日云猶凍,江闊無風浪自生。 數點家山常在眼,一聲寒雁正關情。 長年忽得南來鯉,恐有音書作急烹。 《行舟憶永和兄弟》譯文
一只小船掛起了征帆,直下吳中,不知走了多遠。只記得,幾回回停舟,幾回回解纜。
冬日的陽光迷漾清寒,云彩仿佛被凍住了??臻煹慕嫔蠜]有刮風,浪也翻卷。
故鄉的青山常常在眼前浮現;深秋的大雁啼鳴聲聲,牽動著我的思鄉之情。
船工突然捉住了一條從南方故鄉來的鯉魚;趕快殺掉它吧,也許魚腹中裝著家書。
《行舟憶永和兄弟》的注釋
永和:地名,今吉安縣永和鎮。
吳帆:指舟行的目的地。
系纜(lǎn):系住纜繩,指停船。
家山:家鄉之山。
常在眼:謂家山雖從視線中消失,但仍時時浮現在眼前。
寒雁:深秋之雁。
關情:南飛之雁鳴,牽動了詩人的思鄉之情。
長年:古代對船工的稱呼。
南來鯉:從南方故鄉來的鯉魚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首聯記事,寫詩人在征途上不知道走了多久、多遠;頷聯寫景,天寒風浪,突出了旅途上的艱辛;頸聯開始抒發無時不在的思鄉之情;尾聯寫行舟途中得鯉魚后所引發的思念之情。全詩蘊籍含蓄,意在言外,頗堪玩味。 作者簡介 周必大(1126年8月15日—1204年10月25日),字子充,一字洪道,自號平園老叟。原籍管城(今河南鄭州),至祖父周詵時居吉州廬陵(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周家村)。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學家,“廬陵四忠”之一。開禧三年(1207年),賜謚文忠,寧宗親書“忠文耆德之碑”。周必大工文詞,為南宋文壇盟主。與陸游、范成大、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。著有《省齋文稿》、《平園集》等80余種,共200卷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王建《塞上逢故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吳文英《訴衷情·秋情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白居易《望月有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張繼《楓橋夜泊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范仲淹《漁家傲·秋思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