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倪瓚《人月圓·驚回一枕當年夢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人月圓·驚回一枕當年夢》原文
《人月圓·驚回一枕當年夢》
倪瓚 驚回一枕當年夢,漁唱起南津。畫屏云嶂,池塘春草,無限消魂。 舊家應在,梧桐覆井,楊柳藏門。閑身空老,孤篷聽雨,燈火江村。 《人月圓·驚回一枕當年夢》譯文
當我正在夢中重憶當年美好生活,突然南面渡口,上的漁歌吵醒了我。抬望眼,我只看到重巒疊嶂被云霧遮擋著,眼前的景物已經大變,方知時光荏苒,令人銷魂。
料想從前的宅院應還在,但梧桐枝葉已掩蓋了水井,家門也被楊柳枝遮蓋了。而自己則是一身清閑,無所作為,只能獨自在小船上聽著雨聲,望著夜晚江彼岸漁村的孤寂燈火發呆。
《人月圓·驚回一枕當年夢》的注釋
人月圓:黃鐘宮曲調。句式:上片七五、四四四,下片四四四、四四四,共十一句四韻(第二、五、八、十一句押韻),與詞調全同。但曲調用韻往往較密,三組四字句文多作鼎足對,還是有它的特點。
一枕:一臥。臥下必定躺在枕上,故稱。
漁唱:漁人唱的歌。唐鄭谷《江行》詩:“殷勤聽漁唱,漸次入吳音。”
舊家:從前。宋元人詩詞中常用。宋楊萬里《答章漢直》:“老里睡多吟里少,舊家句熟近來生。”金元好問《石州慢》:“舊家年少,也曾東抹西涂,鬢毛爭信星星卻。”
閑身:古代指無官職的閑居之士。
孤篷:孤舟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作者浪跡江湖時思念家鄉的作品,描寫南邊渡頭打漁人唱起的歌聲,驚醒了作者的好夢,回想剛才夢中,作者又回到了家鄉,重溫了當年在家中的生活。該小令在濃烈的思鄉情緒中,又流露出一種歲月易逝、老大無成的人生感慨。該小令文筆俊美,結構嚴謹,風格疏淡。 作者簡介 倪瓚(1301~1374),元代畫家、詩人。初名珽,字泰宇,后字元鎮,號云林子、荊蠻民、幻霞子等。江蘇無錫人。家富,博學好古,四方名士常至其門。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,浪跡太湖一帶。擅畫山水、墨竹,師法董源,受趙孟頫影響。早年畫風清潤,晚年變法,平淡天真。疏林坡岸,幽秀曠逸,筆簡意遠,惜墨如金。以側鋒干筆作皴,名為“折帶皴”。墨竹偃仰有姿,寥寥數筆,逸氣橫生。書法從隸入,有晉人風度,亦擅詩文。與黃公望、王蒙、吳鎮合稱"元四家"。存世作品有《漁莊秋霽圖》《六君子圖》《容膝齋圖》等。著有《清閟閣集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白居易《夜泊旅望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柳宗元《登柳州峨山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周邦彥《浣溪沙·樓上晴天碧四垂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柳永《蝶戀花·鳳棲梧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杜荀鶴《閩中秋思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