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《蝶戀花·離別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蝶戀花·離別》原文
《蝶戀花·離別》
蘇軾 春事闌珊芳草歇。客里風光,又過清明節。小院黃昏人憶別。落紅處處聞啼鴂。 咫尺江山分楚越。目斷魂銷,應是音塵絕。夢破五更心欲折。角聲吹落梅花月。 《蝶戀花·離別》譯文
本來春天是百花盛開、野草芳菲的季節,處處都有令人賞心悅目、歡情無限的景象。但好景不長,這種美好的景色早就過去了。久處異鄉,又是一年清明節。黃昏坐在小院思念親人??墒牵诒榈芈浠〞r偏偏遇到伯勞鳥。
親人所處之地與這里僅隔咫尺江山,卻也分楚越界域,不能自由往來而只能懸目相望,魚雁互通。望穿秋水卻音信全無。及至五更,不僅美夢不成,而且讓人夢中驚醒的又是刺耳的角聲。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為之心碎呢?
《蝶戀花·離別》的注釋
蝶戀花:原為唐教坊曲,后用為詞牌名。又名“鵲踏枝”“鳳棲梧”?!稑氛录贰稄堊右霸~》并入“小石調”,《清真集》入“商調”。雙調,六十字,上下片各四仄韻。
闌珊:衰敗、將盡之意。芳草歇:香草將凋萎,不再芬芳。
客里:離鄉在外期間。
清明節:中國傳統節日,民間有上墳掃墓、插柳、踏青、春游等習俗或活動。
落紅:落花。啼鴂(jué):又名伯勞鳥,類似杜鵑的一種鳥,鳴聲悲凄,古人認為是不祥之鳥。
咫(zhǐ)尺:形容距離近。楚越:春秋戰國時兩個諸侯國名。
目斷:猶望斷。一直望到看不見?;赇N:謂靈魂離體而消失。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激動。
音塵絕:音訊斷絕。音塵,音信,消息。
夢破:夢醒。心欲折:形容傷心欲絕。
梅花:指《梅花落》,笛曲名。
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抒寫在春意闌珊的清明時節作者與親人的互相思念之情。詞的下片,作者繼續表述他對親友的思念之情。 作者簡介 蘇軾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,漢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,歷史治水名人。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縱橫恣肆;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善書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長文人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與韓愈、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東坡七集》《東坡易傳》《東坡樂府》《瀟湘竹石圖卷》《古木怪石圖卷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韋莊《歸國遙·春欲晚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辛棄疾《鵲橋仙·送粉卿行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劉辰翁《柳梢青·春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納蘭性德《清平樂·煙輕雨小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張炎《思佳客·題周草窗武林舊事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