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《鵲橋仙·乞巧樓空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鵲橋仙·乞巧樓空》原文
《鵲橋仙·乞巧樓空》
納蘭性德 乞巧樓空,影娥池冷,佳節只供愁嘆。丁寧休曝舊羅衣,憶素手、為予縫綻。 蓮粉飄紅,菱絲翳碧,仰見明星空爛。親持鈿合夢中來,信天上、人間非幻。 《鵲橋仙·乞巧樓空》譯文
七夕佳節,雖美好,卻孤獨寂寞,令人感到憂愁。叮囑不要曬出那件舊羅衣,因為那是她親手為我縫制的,看到它會勾起我深重的愁懷。
俯看荷塘上蓮花飄零,菱絲遮掩了碧波,而仰望長空又只有明星燦爛。親自手持我送你的妝盒裊娜而至,天上人間,你我之戀,彌久恒遠。
《鵲橋仙·乞巧樓空》的注釋
鵲橋仙:詞牌名,又名《鵲橋仙令》、《金風玉露相逢曲》、《廣寒秋》等,雙調五十六字,前后闋各兩仄韻,一韻到底。前后闋首兩句要求對仗。
影娥池:漢代未央宮中的池名。本鑿以玩月,后以指清澈鑒月的水池。
丁寧:同“叮嚀”。叮囑,囑咐之意。
羅衣:軟而輕的絲制衣服。
菱絲翳(yì)碧:菱絲,菱蔓。翳:遮掩之意。
鈿合(diàn ):金飾之盒。 “合”即“盒”字。古代女子以此為定情之信物。
簡短詩意賞析 此篇約作于愛妻亡故之后,詞中表達了樓空人去,物是人非的傷感,又進而生發出夢幻般的奇想。亦實亦虛、饒有浪慢特色。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(1655-1685),滿洲人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。其詩詞“納蘭詞”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,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,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。雖侍從帝王,卻向往經歷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,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,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。流傳至今的《木蘭花令·擬古決絕詞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?等閑變卻故人心,卻道故人心易變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歐陽修《玉樓春·去時梅萼初凝粉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辛棄疾《念奴嬌·洞庭春晚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李清照《醉花陰·薄霧濃云愁永晝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王昌齡《從軍行七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毛澤東《虞美人·枕上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