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(jīng)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(fā)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《南歌子·有感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(lǐng)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南歌子·有感》原文
《南歌子·有感》
蘇軾 笑怕薔薇罥,行憂寶瑟僵。美人依約在西廂,只恐暗中迷路,認余香。 午夜風翻幔,三更月到床。簟紋如水玉肌涼,何物與儂歸去,有殘妝。 《南歌子·有感》譯文
調(diào)笑時,怕被薔薇掛住,行走時,擔心遇到寶瑟而僵住。與心愛的姑娘約好了在西廂房見面,怕在黑暗中迷了路,靠辨認香氣來尋路。
半夜風吹動了幔帳,月光照到了床邊。竹席像水一樣涼了,肌膚也涼了。什么東西和我一同回去,只有留下的殘妝。
《南歌子·有感》的注釋
南歌子:詞牌名。唐教坊曲。又名《南柯子》、《鳳蝶令》等。有單調(diào)、雙調(diào)兩體。雙調(diào)又有平韻、仄韻兩體。宋人多用平韻體,此詞用平韻體。
罥(juàn),掛住。
西廂:正房西側(cè)的房子。
認余香:辨認香氣來尋路。
午夜:半夜。幔:帷帳。
簟(diàn):竹席。
儂:我。
殘妝:指殘留的妝飾物。
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張生偷偷約會的隱秘心理,下片寫張生幽會與歸去時的感覺。全詞用第三人稱的視角,以小敘事詞的形式,敘述了對張生和崔鶯鶯幽會的過程和心理變化。 作者簡介 蘇軾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,漢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,歷史治水名人。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(lǐng)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縱橫恣肆;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善書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長文人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與韓愈、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東坡七集》《東坡易傳》《東坡樂府》《瀟湘竹石圖卷》《古木怪石圖卷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朱淑真《落花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李清照《浣溪沙·閨情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屈原《九歌·山鬼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納蘭性德《畫堂春·一生一代一雙人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晏幾道《少年游·離多最是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