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歐陽修《賣油翁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賣油翁》原文
《賣油翁》
歐陽修
陳康肅公善射,當世無雙 ,公亦以此自矜。嘗射于家圃,有賣油翁釋擔而立,睨之久而不去。見其發矢十中八九,但微頷之。(善射 一作:堯咨善射)
康肅問曰:“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”翁曰:“無他,但手熟爾。”康肅忿然曰:“爾安敢輕吾射!”翁曰:“以我酌油知之。”乃取一葫蘆置于地,以錢覆其口,徐以杓酌油瀝之,自錢孔入,而錢不濕。因曰:“我亦無他,惟手熟爾。”康肅笑而遣之。
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?
《賣油翁》譯文
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,當時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,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夸。曾經有一次,他在家里場地射箭,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,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著他,許久都不離開。賣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,只是微微點點頭。
陳堯咨問賣油翁:“你也懂得射箭嗎?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嗎?”賣油的老翁說:“沒有別的奧妙,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。”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:“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!”老翁說:“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。”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,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,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,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。于是說:“我也沒有別的奧妙,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。”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。
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、輪扁斫輪的故事,有什么不同呢?
《賣油翁》的注釋
陳康肅公:陳堯咨,謚號康肅,北宋人。公,舊時對男子的尊稱。
善射:擅長射箭。
以:憑借,按照。
自矜(jīn):自夸。
家圃(pǔ):家里(射箭的)場地。圃,園子,這里指場地。
釋擔:放下擔子。釋,放。
而:表承接。
睨(nì):斜著眼看,形容不在意的樣子。
去:離開。
發:射,射箭。
但微頷(hàn)之:只是微微對此點頭,意思是略微表示贊許。但,只、不過。頷之,就是”對之頷”。頷,點頭。之,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。
無他:沒有別的(奧妙)。
但手熟爾:不過手熟罷了。但,只,不過。熟,熟練。爾,同“耳”,相當于”罷了。
忿然:氣憤的樣子。然,作形容詞或者副詞的詞尾,相當于“的”或“地”,可譯為“........的樣子”。
爾:你。
安:怎么。
輕吾射:看輕我射箭(的本領)。輕,作動詞用。
以我酌(zhuó)油知之:憑我倒油(的經驗)知道這個(道理)。以,憑、靠。酌,斟酒,這里指倒油。之,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。
覆:蓋。
徐:慢慢地。
杓(sháo):同“勺”,勺子。
瀝之:注入葫蘆。瀝,注。之,指葫蘆。
惟:只,不過。
遣之:讓他走,打發。
解(jiě)牛、斫(zhuó)輪:指《莊子·養生主》中的“庖丁解牛”和《莊子·天道》中的“輪扁斫輪”兩個寓言故事。兩個寓言都說明長期從事某一專業而技術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。
簡短詩意賞析 本文是一篇富含哲理與情趣的小品文章,通俗易懂,意味深長,非常具有教育意義,因此多年來為中學課本必選篇目。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于將熟能生巧這個大道理。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加以闡釋,達到了發人深省、心領神會的目的。 作者簡介 歐陽修(1007年8月6日 -1072年9月8日),字永叔,號醉翁,晚號六一居士,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)人,景德四年(1007年)出生于綿州(今四川省綿陽市),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。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年)以進士及第,歷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官至翰林學士、樞密副使、參知政事。死后累贈太師、楚國公,謚號“文忠”,故世稱歐陽文忠公。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,與韓愈、柳宗元、蘇軾、蘇洵、蘇轍、王安石、曾鞏合稱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與韓愈、柳宗元、蘇軾被后人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,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。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,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。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,也對詩風、詞風進行了革新。在史學方面,也有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書》,并獨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歐陽文忠公集》傳世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溫庭筠《望江南·梳洗罷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李清照《武陵春·春晚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陸游《雜感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劉禹錫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莊周《逍遙游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