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詩經·國風《鴟鸮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鴟鸮》原文
《鴟鸮》
詩經·國風 鴟鸮鴟鸮,既取我子,無毀我室。恩斯勤斯,鬻子之閔斯。 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今女下民,或敢侮予? 予手拮據,予所捋荼。予所蓄租,予口卒瘏,曰予未有室家。 予羽譙譙,予尾翛翛,予室翹翹。風雨所漂搖,予維音嘵嘵! 《鴟鸮》譯文
貓頭鷹你這惡鳥,已經奪走了我的雛子,再不能毀去我的窩巢。我含辛茹苦,早已為養育雛子病了!
我趁著天未陰雨,啄取那桑皮桑根,將窗扇門戶縛緊。現在你們樹下的人,還有誰敢將我欺凌!
我用拘攣的手爪,采捋茅草花;又蓄積干草墊底,喙角也累得病啦,只為了還未筑好的家。
我的翅羽稀落,我的尾羽枯槁;我的巢兒垂危,正在風雨中飄搖。我只能驚恐地哀號!
《鴟鸮》的注釋
鴟鸮(chī xiāo):貓頭鷹。
子:指幼鳥。
室:鳥窩。
恩:愛。《魯詩》“恩”作“殷”,盡心之意。斯:語助詞。
鬻(yù):育。閔:病。
迨(dài):及。
徹:通“撤”,取。桑土:《韓詩》作“桑杜”,桑根。
綢繆(móu):纏縛,密密纏繞。牖(yǒu):窗。戶:門。
女:汝。下民:下面的人。或:有。
拮(jié)據(jū):手病,此指鳥腳爪勞累。
捋(luō):成把地摘取。荼:茅草花。
蓄:積蓄。租:通“苴”(居),茅草。
卒瘏(tú):患病。卒通“悴”。室家:指鳥窩。
譙(qiáo)譙:羽毛疏落貌。
翛(xiāo)翛:羽毛枯敝無澤貌。
翹(qiáo)翹:危而不穩貌。
嘵(xiāo)嘵:驚恐的叫聲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篇用動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詩歌,詩中描寫母鳥在鴟鸮抓去它的小鳥之后,為了防御外來的再次侵害,保護自己的小鳥,不怕辛勞。全詩四章,每章五句,通篇以母鳥的口吻,逼真地傳達出既喪愛雛、復遭巢破的禽鳥之傷痛,塑造了一只雖經災變仍不折不撓重建“家室”的可敬母鳥的形象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納蘭性德《蝶戀花·眼底風光留不住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柳永《甘草子·秋暮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朱淑真《菩薩蠻·山亭水榭秋方半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李清照《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王昌齡《閨怨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