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《杏園中棗樹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杏園中棗樹》原文
《杏園中棗樹》
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,唯棗凡且鄙。 皮皴似龜手,葉小如鼠耳。 胡為不自知,生花此園里。 豈宜遇攀玩,幸免遭傷毀。 二月曲江頭,雜英紅旖旎。 棗亦在其間,如嫫對西子。 東風不擇木,吹喣長未已。 眼看欲合抱,得盡生生理。 寄言游春客,乞君一回視。 君愛繞指柔,從君憐柳杞。 君求悅目艷,不敢爭桃李。 君若作大車,輪軸材須此。 《杏園中棗樹》譯文
人們都說在各種果樹中,唯有棗樹既平凡,又粗鄙。
樹皮像開裂的凍手,樹葉像細小的鼠耳。
它為什么沒有自知之明,也來開花在這杏園里。
它怎能受到攀折賞玩,幸而沒有遇到傷害摧毀。
在二月的曲江江邊,各種花紅得風光旖旎。
棗樹也在它們中間,好像是嫫母對著西子。
春風對樹木倒沒有偏愛,它在溫暖的吹拂下成長,從不停止。
眼見得樹干將要合抱,得盡了生生不息的天理。
且讓我傳話給春游的客人,請回過頭來細細注視。
您如喜愛繞指的柔軟,聽憑您去憐惜柳和杞。
您如追求悅目的美麗,它不敢去競爭桃和李。
可是您要造一輛大車,那車輪車軸的取材必須在此。
《杏園中棗樹》的注釋
杏園:園名。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。唐代新科進士賜宴之地。
百果:泛指各種果樹。
凡:平庸,尋常。鄙:粗俗,鄙陋。
皴(cūn):皮膚因受凍或受風吹而干裂。龜(jūn)手:凍裂的手。
胡為:何為,為什么。
幸:僥幸,幸而。
雜英:各色花。旖旎(yǐ nǐ):柔美的樣子。
嫫(mó):嫫母,據《列女傳》,嫫母是黃帝的妃子,長得很丑,但有賢德。西子:西施,,是春秋時越國美女。
吹喣(xǔ):吹吁,呼氣。輕者為喣,急者為吹。
生生:孳生不絕,繁衍不已。
寄言:傳話。
繞指柔:語出劉琨《重贈盧諶》:“何意百煉鋼,化為繞指柔。”原指鋼韌性極好,不易折斷。
柳杞(qǐ):泛指柳樹。杞,柳的一種,也叫紅皮柳。
輪軸:車輪與車軸。
簡短詩意賞析 詩人以棗樹自喻,反映他為人為文的原則:棗樹雖然外表不顯赫張揚,但在東風吹拂中卻自信成長,生機盎然;不甘讓世人攀玩,但愿做大車的輪軸材料。全詩構思新穎,用筆委婉,行文流暢。 作者簡介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《賣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納蘭性德《蝶戀花·眼底風光留不住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柳永《甘草子·秋暮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朱淑真《菩薩蠻·山亭水榭秋方半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李清照《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王昌齡《閨怨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