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《夢微之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夢微之》原文
《夢微之》
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,晨起盈巾淚莫收。 漳浦老身三度病,咸陽宿草八回秋。 君埋泉下泥銷骨,我寄人間雪滿頭。 阿衛韓郎相次去,夜臺茫昧得知不? 《夢微之》譯文
夜里做夢與你攜手共同游玩,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止不住。
在漳浦我多次生病,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。
想你在黃泉之下,泥土侵蝕你的骨肉,最終化作一抔黃土,而我如今雖在人世,卻也是兩鬢蒼蒼。
阿衛韓郎已經先后去世,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?
《夢微之》的注釋
微之:唐朝詩人元稹(779——831),字微之,與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結為終生詩友。
漳浦:漳浦:指漳河。今山西省東部有清漳、濁漳二河,東南流至河北、河南兩省邊境,合為漳河。
宿草:指墓地上隔年的草,用為悼念亡友之辭。出自《禮記·檀弓》“朋友之墓,有宿草而不哭焉”。
君埋泉下:指微之去世。
阿衛:微之的小兒子。
韓郎:微之的愛婿。
夜臺:指墳墓,因為閉于墳墓,不見光明,所以稱為夜臺,后來也用來指代陰間。
茫昧:模糊不清。
簡短詩意賞析 詩的首聯點出夢中與老友元稹相會和醒來的惆悵;頷聯寫自己身體多病,而老友已長眠地下近十年;頸聯設想老友一身枯骨已化作泥土,自己徒剩一具軀殼寄于世間;尾聯告訴老友,兒子愛婿已相繼離世。全詩用夢中相會之愉悅和醒來之痛苦相對比,以樂景襯哀情,更突出了對故人的思念之切和對自己現實不幸的感傷和惆悵。悼亡之情,銘心刻骨,如泣如訴,催人淚下。 作者簡介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《賣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王維《早春行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納蘭性德《浣溪沙·欲問江梅瘦幾分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辛棄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李清照《點絳唇·蹴罷秋千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李白《長相思三首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