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項羽《垓下歌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垓下歌》原文
《垓下歌》
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。時不利兮騅不逝。 騅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! 《垓下歌》譯文
力量可以拔起大山,豪氣世上無人能比??蓵r運不濟寶馬也再難奔馳。
烏騅馬不前進了我又能怎樣呢?虞姬??!虞姬??!我又該把你怎么辦?
《垓下歌》的注釋
垓(gāi)下:古地名,在今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。
兮:文言助詞,類似于現代漢語的“啊”或“呀”。
騅(zhuī):意為頂級寶馬。
虞:即虞姬。
奈何:怎樣;怎么辦。
奈若何:拿你怎么辦。若,你。
簡短詩意賞析 《垓下歌》是西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斗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。《垓下歌》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,又蘊含著滿腔深情;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,卻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嘆息。以短短的四句,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和復雜的感情,真可說是個奇跡。 作者簡介 項羽(公元前232年—公元前202年),名籍,字羽,秦下相(今江蘇宿遷)人,他是中國軍事思想“勇戰派”代表人物,與“謀戰派”孫武、韓信等人齊名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從叔父項梁在吳中(今江蘇蘇州)起義,項梁陣亡后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,巨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。秦亡后稱西楚霸王。后與劉邦爭奪天下,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,公元前202年兵敗垓下(今安徽靈壁南),突圍至烏江(今安徽和縣長江段西)邊自刎。項羽至今為止一直被評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勇猛的著名武將,稱之“生當作人杰,死亦為鬼雄”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白居易《秋雨夜眠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蔣捷《昭君怨·擔子挑春雖小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曹雪芹《五美吟·虞姬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溫庭筠《女冠子·含嬌含笑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韓愈《柳州羅池廟碑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