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蕭繹《蕩婦秋思賦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蕩婦秋思賦》原文
《蕩婦秋思賦》
蕩子之別十年,倡婦之居自憐。登樓一望,惟見遠樹含煙;平原如此,不知道路幾千?天與水兮相逼,山與云兮共色。山則蒼蒼入漢,水則涓涓不測。誰復堪見鳥飛,悲鳴只翼?秋何月而不清,月何秋而不明。況乃倡樓蕩婦,對此傷情。于時露萎庭蕙,霜封階砌;坐視帶長,轉看腰細。重以秋水文波,秋云似羅。日黯黯而將暮,風騷騷而渡河。妾怨回文之錦,君悲出塞之歌。相思相望,路遠如何?鬢飄蓬而漸亂,心懷愁而轉嘆。愁索翠眉斂,啼多紅粉漫。已矣哉!秋風起兮秋葉飛,春花落兮春日暉。春日遲遲猶可至,客子行行終不歸。蕭繹 《蕩婦秋思賦》譯文 不顧家的浪蕩子呀,與我分別已經十年了,我身居歌樓,自相憐嘆。登樓遙望,只有那遠處的云煙縈繞在樹林間。空曠平坦的原野尚且望不見,那被重山阻隔的道路還有好幾千!水和天相連一起,山與云都是同一種色彩。遠處的群山莽莽蒼蒼,一直和漢水相連,漢水猶如涓涓細流向東流去。誰又忍心看那悲鳴著飛翔的失群孤雁!從古到今什么地方的秋月不明亮,什么樣年月的秋月不明朗?更何況我這個身居娼樓春心蕩漾的歌女啊,面對這明亮的秋月卻獨自一人,怎能不觸景傷懷!這時候,白露已經讓庭院中蕙草枯萎,臺階上的濃霜已經結滿。楊堅得我腰兒變細,衣帶加長,更加上秋水盈盈,秋云慘淡。天色昏暗,將近黃昏,秋風猛烈地吹,一直吹到漢水的彼岸。賤妾我如同蘇蕙,編織“回文詩”埋怨丈夫不肯歸來,而您卻像竇滔樣負心地要戍守塞邊。我思念你啊,我盼望你。道路遙遠,讓我怎么辦!這時候,我的鬢發如飄蓬,已被秋風吹亂,我心中憂愁轉而變成無可奈何的哀嘆。愁緒縈繞心頭我皺緊了雙眉,啼哭久了因擦淚而弄得紅粉滿臉。哎呀,秋風勁吹秋葉漫天飛,春花落了只留下春天那滿天余輝;美麗的春天雖然遲遲不肯到來但還有再來的時候,遠行在外的情人啊,為什么始終看不見你歸來的蹤影? 《蕩婦秋思賦》的注釋
蕩婦:蕩子之婦。
倡:同“娼”。
逼:逼近,靠近。
漢:銀河之意。
堪:忍心。
只翼:孤鳥。
封:結滿。
坐視帶長,轉看腰細:此句同“衣帶漸寬終不悔”意。
騷騷:風吹的聲音。
回文之錦:十六國時期前秦秦州刺史竇韜被遷邊關,其妻蘇蕙織錦,上用回文詩寄贈,表達思念之情。
出塞之歌:漢樂府《橫吹曲》名,聲調悲壯,多寫將士邊塞生活。
蓬:散亂,蓬松。
簡短詩意賞析 這篇賦表現蕩子之婦的“秋思”,作者寫出了不同階段的“思”的不同內涵和表現形態,生動地表現了閨中人對蕩子的擔心、思念以及焦慮、期盼、失望、悲傷之情。全賦語言淺顯,色彩艷麗,描寫細致,音節流暢,情意婉轉。 作者簡介 蕭繹,(508—554)即元帝。字世誠,小字七符。南蘭陵(今江蘇常州)人。南朝梁武帝第七子。武帝天監十三年,封湘東王。命王僧辯平侯景,即位于江陵。時州郡大半入西魏,人戶著籍,不盈三萬。承圣三年,西魏軍來攻,帝尚于龍光殿講《老子》,百官戎服以聽。魏軍至,帝猶賦詩不廢。及城陷,為魏人所殺。在位三年,廟號世祖。帝幼盲一目,好讀書,工書善畫,藏書十四萬卷,城破時自行焚毀。所作詩賦輕艷綺靡,與兄綱相仿。著作頗多,原有集,已散佚,今存《金樓子》及《梁元帝集》輯本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白居易《秋雨夜眠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蔣捷《昭君怨·擔子挑春雖小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曹雪芹《五美吟·虞姬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溫庭筠《女冠子·含嬌含笑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韓愈《柳州羅池廟碑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