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袁枚《荊卿里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荊卿里》原文
《荊卿里》
袁枚 水邊歌罷酒千行,生戴吾頭入虎狼。 力盡自堪酬太子,魂歸何忍見田光? 英雄祖餞當年淚,過客衣冠此日霜。 匕首無靈公莫笑,亂山終古刺咸陽。 《荊卿里》譯文
易水邊壯歌唱罷送行的人們舉杯告別,一腔熱血孤身入秦向虎狼。
力氣用盡固然能夠報答太子的重恩,謀刺未成魂歸怎么對得起田光?
似見當年餞行時英雄的悲淚,如今過客衣冠還凝上一片清霜。
匕首無靈荊軻你莫要抱憾,看亂山如劍萬古都直刺咸陽!
《荊卿里》的注釋
荊卿:戰國末的刺客荊軻。
酒千行:送行的人們舉酒告別。
生戴吾頭:指荊軻抱著決死之心入秦。戴,帶著。
虎狼:虎狼之國,指秦國。
堪:能夠。
太子:燕太子丹。
田光:燕國義士,他向燕太子丹推薦荊軻行刺秦王,臨行前,又自殺以示不泄露謀刺的機密。
祖餞:餞行。祖,出行前祭祀路神。
咸陽:秦國的都城。
終古:自古以來,一直。
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的首聯追憶荊軻在易水邊別燕太子丹及眾賓客、決死入秦時的情景;頷聯言荊軻刺秦王事敗而殉身,自謂可以報答太子卻不忍見田光之靈;頸聯寫荊軻的大無畏氣概受到古今之人的贊頌和景仰;尾聯言荊軻刺秦之舉雖未遂,然已感天動地。這首詠懷之作格調高昂,毫無遲暮、悲涼之感;用典自然圓熟,無斧鑿別,聯想奇特。 作者簡介 袁枚(1716-1797)清代詩人、散文家。字子才,號簡齋,晚年自號倉山居士、隨園主人、隨園老人。漢族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乾隆四年進士,歷任溧水、江寧等縣知縣,有政績,四十歲即告歸。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,吟詠其中。廣收詩弟子,女弟子尤眾。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,與趙翼、蔣士銓合稱“乾隆三大家”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韓愈《伯夷頌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柳永《木蘭花·佳娘捧板花鈿簇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高適《東平留贈狄司馬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陶淵明《詠三良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晏幾道《南鄉子·眼約也應虛》”的原文翻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