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通過優美的文字與韻律,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、與歷史溝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“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”的譯文,想了解“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”是什么意思、出處及原文翻譯,可閱讀本文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“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”是什么意思? “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”的意思是:腰間佩帶長劍啊手持秦制的大弓,身首雖然分離啊壯心依然不變。 “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”的出處 該句出自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,全詩如下:
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
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,車錯轂兮短兵接。 旌蔽日兮敵若云,矢交墜兮士爭先。 凌余陣兮躐余行,左驂殪兮右刃傷。 霾兩輪兮縶四馬,援玉枹兮擊鳴鼓。 天時懟兮威靈怒,嚴殺盡兮棄原野。 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遠。 帶長劍兮挾秦弓,首身離兮心不懲。 誠既勇兮又以武,終剛強兮不可凌。 身既死兮神以靈,魂魄亦兮為鬼雄。 作者簡介 屈原(約公元前340年—公元前278年),羋姓(一作嬭姓 ),屈氏,名平,字原,又自云名正則,字靈均。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,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,“楚辭”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,開辟了“香草美人”的傳統,被譽為“楚辭之祖”,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、唐勒、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。 屈原作品的出現,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,其主要作品有《離騷》《九歌》《九章》《天問》等。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《楚辭》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,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。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,“逸響偉辭,卓絕一世”。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屈原的“求索”精神,成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。 1953年,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,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,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。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: 1、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”的意思及出處 2、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的意思及出處 3、“萬里悲秋長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”的意思及出處 4、“風雨送春歸,飛雪迎春到。”的意思及出處 5、“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沉浮雨打萍”的意思及出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