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年文化,三千年詩韻。詩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流彩華章之美,比如: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”短短幾個字就能將讀者帶入意境,那么,你知道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”的意思是什么嗎?“天作孽,猶可違,自作孽,不可活”出自哪里嗎?下面為大家整理了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”的出處及賞析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![]() 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”什么意思? 這句詩的意思是:指天降的災害,還可以逃避;自惹的罪孽,無法逃脫。 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”出自哪里? 此詩句出自先秦《尚書》。全文如下:
尚書
《尚書》翻譯先秦•孔丘
天作孽,猶可違。自作孽,不可逭。
孽,災也。違逭相通,避也,逃也。言天災可避,自作災不可逃
正義曰:《洪範五行傳》有「妖、孽、眚、祥」,《漢書·五行誌》說云:「凡草物之類謂之妖,妖猶夭胎,言尚微也。蟲豸之類謂之孽,孽則牙孽矣。甚則異物生,謂之眚。自外來謂之祥。」是「孽」為災初生之名,故為災也。「逭,逃也」,《釋言》文。樊光云:「行相避逃謂之逭,亦行不相逢也。」天作災者,謂若太戊桑谷生朝,高宗雊稚升鼎耳。可修德以禳之,是「可避」也。「自作災」者,謂若桀放鳴條,紂死宣室,是「不可逃」也。據其將來,修德可去;及其已至,改亦無益。天災自作,逃否亦同。且天災亦由人行而至,非是橫加災也。此太甲自悔之深,故言自作甚於天災耳。 “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”全文賞析 《尚書》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,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,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。《尚書》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,但有些篇目是后來儒家補充進去的。 孔丘簡介 孔丘: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一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魯國陬邑(今山東曲阜)人,祖籍宋國栗邑(今河南夏邑),中國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學派創(chuàng)始人。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,在世時就被尊奉為“天縱之圣”“天之木鐸",更被后世統(tǒng)治者尊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師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、萬世師表。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,其人被列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"之首。 推薦閱讀: 1、 “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(fā)幾枝”的意思 2、 “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的意思 3、 “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。今我來思,雨雪霏霏”的意思 4、“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(fā)幾枝”的意思 5、 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的意思是什么? |